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的概率达24.6%,重度抑郁症的青少年比率高达7.4%。有关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频繁,抑郁症已成为危害全球青少年健康的“隐形杀手”。这不禁让人沉思: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到底怎么了?
“否认孩子会抑郁是无益的,甚至是危险的。”近日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万千心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父母指南:原著第三版》中写道。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罹患抑郁症的人数已经超过3.5亿,导致青少年致病致残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抑郁症。
孩子日常出现的“不快乐”,是否需要特别关注
“抑郁症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它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诱发、全世界都为之困扰的疾病。”作者之一的菲利普·格雷厄姆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儿童精神病学荣誉教授、伦敦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儿童精神病专家顾问。另一位作者尼克·米奇利则是英国伦敦安娜·弗洛伊德中心儿童依恋与心理治疗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伦敦大学学院副教授。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他们在书中总结了数十个5至18岁处于学生时期儿童和青少年的病例。
米奇利说:“有时候,父母很难知道孩子日常出现的‘不快乐’是否需要特别关注。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给父母、教师、社会工作者、健康随访员和家庭医生带来启发,及时发现孩子的抑郁倾向。”譬如书中所展示的两个病例:原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失去了活力,甚至连昔日最热爱的足球也无法再吸引到他。母亲为此深感不安,“他只是假装过着正常的生活,大多数事情他都同意去做,但是做起来没什么乐趣;他会因为小事哭泣,待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长;他越来越少谈到他的朋友以及他们共同进行的活动……”又如一位名叫艾玛的8岁女孩,她在学校里的表现“让人头疼”,在全班应该保持安静时,她总是发出奇怪的声音,和同学玩耍时会故意推搡他们。在不捣乱的时候,艾玛会望向窗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艾玛在家里一点也不淘气,只是郁郁寡欢、无精打采。
孩子面对的世界,并非成年人所想的“无忧无虑”
孩子面对的世界并非成年人所想的那么无忧无虑——容貌焦虑、同伴拒绝、完美主义、父母否定、不当惩罚等,都潜藏在孩子的世界里,如果他们不能及时得到理解和支持,极易引发抑郁症。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有1.9%-3.3%;在初中阶段的孩子当中,这个比例上升到7.6%-8.6%,在高中的孩子当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则高达10.9%-12.5%。
每个人都可能经历抑郁的情况,成功、富有或者美丽并不意味着人们不会抑郁——这是《万千心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父母指南:原著第三版》揭示的另一重要观点。超模卡拉·迪瓦伊在15岁获得了巨大成功后,却感受到了“巨大的抑郁焦虑和自我憎恨”的打击。许多著名作家像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和小说家J·K·罗琳都曾生动地写过自己遭受抑郁症严重折磨的经历。
因此,抑郁症不是某个人、某个年龄段的问题,而是人类都需要正视的一个公共健康问题。菲利普·格雷厄姆指出,当抑郁症表现真的发生时也不要惊慌失措,要精准确定“病与非病”的界限,只有及时发现、干预并治疗,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记者 童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