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历过一个学期的经验积累,这个新学期各学校课后托管如何升级?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入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二小学部(下称“省实荔湾二小”)和荔湾区三元坊小学,体验学校的课后托管服务。
“四段式”服务 参与率达98%
省实荔湾二小实施“四段式”课后托管服务。该校在去年9月揭牌,目前仅有一年级学生,共9个教学班,近400名学生。据介绍,省实荔湾二小从作业设计与管理、课后服务与增值、教师能力建设与课堂增效、课程融合与创新等四个维度,积极探索创新,打出组合拳。
“课后服务,不是简单地由学校多‘看管’孩子几个小时,而是学校教育综合服务的回归和强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增长点。”该校副校长林琳表示,关键是在“减”出来的时间、空间中,加入有意义的发展要素,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经过上学期的实践,该校形成了“体育俱乐部+学习加油站+素质课程超市+暖心时光”的“四段式”课后托管服务,具有校本特色。目前,该校98%学生参与课后服务,90%以上的学生参与一门以上的素养课程。
“体育俱乐部”有助于落实每天校内运动1.5小时要求——每周一下午,学校会组织全体同学进行1小时的体育运动,既有整体的体能训练,又有趣味体育游戏等。“学习加油站”则以作业辅导和学科阅读为主要内容。老师指导学生巩固校内所学,同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借助学校图书、多媒体资源,开展全学科阅读。
为满足学生多样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该校把素质托管打造成“素养课程超市”,开设32门课程,涵盖体育、艺术、科技、综合实践、心理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尚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本学期的心理类素质托管课中,该校心理教师让孩子们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锻炼专注力,并通过他们的表达,观察其心理状态。“吸气的时候,想象自己像一朵芳香的鲜花。”记者走入课堂,心理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做呼吸练习,并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呼吸的频率,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呼吸”。
18时之后,针对需要延迟接送的学生,学校提供兜底托管服务。由老师带领他们到操场进行体育锻炼,在伙伴互动中培养互助、交流能力,在整理归类活动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四定”原则 保证课堂质量
荔湾区三元坊小学结合民乐、粤剧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个性化特色课后托管服务。三元坊小学位于西关,1987年就结合学校自身发展与地域文化优势,开展以特色器乐活动为突破口的艺术教育,创办民乐教育特色。该校开设了艺术类个性化特色课后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们都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参与。
该校还按照学生年龄、性别,开设粤剧班。孩子们学唱简短粤曲,了解粤剧与其他戏曲的特点及异同,学习粤剧基本身段、动作,了解粤剧粤曲音乐特点、节奏和伴奏乐器,并且排练小型粤剧节目。学校由浅入深地教,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了解、传承粤剧传统艺术文化,潜移默化中提高内在修养。
据介绍,三元坊小学的每个民乐班、粤剧班,均采用“定人、定时、定点、定内容”的“四定”原则开展。该校为保证课堂质量,每个班均外聘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执教,且有一位辅导老师协助管理。
省实荔湾二小课后托管的师资力量则由校内、校外教师组成。校内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科任老师开设素养课程,语数英老师则负责“学习加油站”即托管的作业辅导与全科阅读。为了保证课后服务质量,学校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每日有专门的值班行政巡堂督导。
据介绍,学校对课后服务的每门课都要求有公开课,同时组织汇演,展示学习成果。如在体育节,各类体育社团会进行展示;在新春音乐会上,学艺术类课程的同学们可上台演出;在科艺节上,参与科技类、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学生就可以大展身手。
据统计,荔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的92所中小学均开设了课后托管服务,96586名学生参加了课后托管。每周五天每天均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为91266。每周五天均参与课后下午托管的学生共70617人。参加午休托管学生人数91266,100%做到午休平躺睡。
(记者 谢泽楷 见习记者 林欣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