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老人很容易失眠,不是夜间易醒,就是早醒,还会入睡困难。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指出,人们熟悉的艾灸,有助眠作用。

艾灸因其独有的温热性,具有温通、温补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虚寒类型体质的失眠。这类体质的人常表现为容易感冒,平素怕冷、大便溏稀,女性还易伴有痛经等;老年人常见夜尿多、大便无力等症状。

李艳指出,艾灸具有补益阳气,行气活血,祛寒除湿之功效,若能顺应大自然的阳气变化,便有事半功倍的功效。她强调,“在中午,人与自然相统一,此时人体阳气最旺,推荐在此时进行艾灸保健。”

艾灸的先后顺序古人有明确的论述,恰当的艾灸顺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艾灸补益气血的功效,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中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就是说应先灸人体属于阳的经络,后灸属于阴的经络。

艾灸主要借其温热性来进行保健调养。因此,对于体质偏于温热,如阴虚体质、湿热体质,或处于热邪较重状态的人不适宜进行,外感高热也不宜施灸。

艾灸虽然好处颇多,但过度使用,如施灸量过多、艾灸温度过高也可能会造成对身体的损害。

作为自身保健,艾灸的温度应以皮肤感到温热为宜,最佳的艾灸温度为43~45℃,过热不仅有烫伤的风险,且随着温度的上升,治疗作用会逐渐保持平稳,疗效不再增加,适当的灸量产生的效果最佳。

专家提醒,艾灸虽具备一定的预防保健作用,具有助眠效果,但严重、长期、慢性的睡眠障碍,仍需尽早到心理睡眠专科门诊就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可以辅助选择更适合的艾灸方式,提高疗效。

虚寒型失眠的艾灸推荐

穴位:神阙、关元、足三里

方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约距皮肤3厘米左右,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至皮肤红晕。先灸足三里,再灸神阙、关元。

时长:每穴每次15~30分钟,每日1~2次,隔日1次。

(记者 张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