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阳光明媚,气候回暖,但这样的天气也容易让人感到困倦、疲乏,甚至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出现这种情况通常称之为“春困”。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天人们常常感到困倦、乏力或精神不振,这是因为冬天为了防止散失大量的热能,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整个皮肤的血管处于收敛状态。而到春天,天气变暖,大地复苏,皮肤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相对来说供应给大脑的血液就会减少。此外,春天日长夜短,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所以,常会感到困倦。
专家提醒,通过规律作息和多食碱性食物或可赶走“春困”。早睡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少熬夜。同时,可多吃一些具有提神效果的食物,如碱性食物能中和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消除疲劳感。常见的弱碱性食物有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中碱性食物有萝卜干、大豆、红萝卜、番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柠檬、菠菜等;强碱性食物包括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等。每天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也可明显改善“春困”。
“春捂”有讲究
临界温度是关键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中医认为,“春捂”既是顺应阳气升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
春分时节,气温时高时低,温差较大,人体的毛孔会由相对闭锁的状态慢慢舒张。而春天往往风较大,从中医角度讲,风为百病之长,侵入人体内部,常常有春寒冻人的感觉。此外,人体在经历一个冬季温暖外衣的保护,自身调节机制已适应当下的动态平衡了,过早脱掉厚衣,一旦气温下降会难以适应,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也会乘虚袭击肌体,从而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春季传染病。
那么,怎样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春捂”呢?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春柳院区中医科主任王宝成说,“春捂”要“捂”对时间、“捂”对温度、“捂”对部位。通常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低于15℃时,要继续“捂”;当气温高于15℃以上且持续一周左右,可考虑结束“春捂”,适当减衣。穿衣以自身感觉温暖、不出汗为宜。其次要注意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时,可在一早一晚多“捂”。
“头颈部、背、脚、腹部和膝盖是‘春捂’的重点部位。”王宝成表示,头颈部最易散热,体质不好的人可以戴顶帽子防寒保暖。背部受寒后易出现后背发紧、肌肉僵硬等症状。有颈椎病史的人,受凉后还会出现肩颈部僵硬、疼痛等不适。腹部温度太低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出现消化不良和拉肚子。脚部位于肢体最末端,一定要保证脚部和踝部暖和。膝盖受凉容易引起关节疼痛,出现退行性病变,多“捂”膝盖有助于预防风湿性关节炎,增强腿部的运动能力,必要时可以佩戴护膝。
同时,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姚娓也提醒,春季养生除了“春捂”,还要保证充足睡眠,注重情志调理和饮食调护。
(记者 冉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