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舞姿太曼妙,情感太充沛
大幕开启,身着红色华服的贾宝玉一步一步走向前,每走几步就有一重幕布落下。他神色凝重,终于停下,幕布上出现散发银光的三个大字——红楼梦。
舞剧《红楼梦》中,帷幕的运用相当巧妙,层层叠叠,色彩丰富,有时烘托气氛,有时切割舞台表演空间,有时就是幕间的起承转合,千变万化。
舞剧《红楼梦》在叙事上采取传统章回体小说特色,十二舞段各有题名。舞剧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对黛玉进贾府、元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葬花、焚稿断痴情等重要情节进行了舞台形式的重新编排。尤其是尾声处新编的“团圆”,繁华落尽后,最后一幕《花葬》让“十二金钗”的身姿重现于舞台。此幕形式新颖,但恰恰是《红楼梦》的本质和精神。
在舞美布置与造型设计方面,舞剧《红楼梦》多处运用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古典符号,每一样服饰、布景的形象与色彩都遵循原著。视觉编排上运用清代古画的美学特质,旨在展现端庄古雅的舞蹈群像。
舞剧《红楼梦》中,现代艺术与古典风貌完美融合,尤其是贯穿全剧的花的意象,以花的绽放与凋零比喻悲欢离合,展现原著的人性美与悲剧美。
演出结束时,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叫好声。有观众表示,“我想我要重新读一遍原著小说了”“舞姿太曼妙,情感太充沛。从《沙湾往事》到《岭南秋雨》,再到《红楼梦》,黎星总是带给我们惊喜”“舞台上,一幕幕经典情节跃然眼前,让我心中充满对青春逝去的悲悯,也带我领略了传统文化穿透历史时空的不朽生命力”。
阵容:集结舞蹈界新生代的杰出代表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因此,该题材的改编备受瞩目。该剧继深圳、北京、上海、南通巡演后,2022年4月~12月,带着“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向文学之都致敬”的热忱,进行第二轮全国巡演,广州大剧院是首站。
舞剧《红楼梦》巡演的主演班底以中国舞蹈界新生代的杰出代表为核心,导演是黎星、李超,舞者是李艳超、李倩、胡婕、张娅姝等十几位90后优秀青年艺术家,编剧是崔磊、李宜橙,还有作曲赵博、舞美设计胡艳君、灯光/光影媒体设计萧丽河、服装设计李昆、造型设计贾雷、多媒体设计杨毅等艺术家共同创作和排演这部民族舞剧。
舞剧《红楼梦》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时,秉承尊重原著的原则,又由年轻且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新追求的优秀艺术家为其注入现代意义。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从青年一代艺术家的视角对民族文学经典重新演绎。
著名导演陈薪伊曾在观看该舞剧后表示:“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深厚了,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创作,并且有年轻的观众来欣赏。”
主创:《红楼梦》是读不完、编不完、跳不完的
4月7日下午,舞剧《红楼梦》主创主演在广州大剧院举行了分享会。黎星和李超两位导演表示,在第一轮巡演后,仔细聆听了观众的讨论,吸取了多方意见,对每一个片段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复排,做了修改和提升。除了对经典场面的打磨和升华,还有对新场面的创作设计,包括多媒体的配合、全新舞美服装的设计等。“幸运的广州粉丝可以在现场感受到更新鲜的民族舞剧《红楼梦》2.0版本。”
在这场顶级舞者的同台演绎中,每位演员都以深厚的功底精心演绎着自己的角色,其中更离不开他们对《红楼梦》文化内核的深入探究。黎星和李超两位导演表示,舞剧《红楼梦》的创排过程是很欢乐的,就像大观园似的生活。
《红楼梦》这个经典题材给了主创很大的挑战和能量,黎星、李艳超、李倩、王闵瑞、窦率方等主演表示:“不停地打磨、丰富角色,是一件很过瘾的事!”
李超和黎星还表达了对经典文学名著的深深敬意:《红楼梦》是读不完、编不完、跳不完的。我们的舞剧既做给了解《红楼梦》的人看,也做给不了解《红楼梦》的人看。如果年轻观众因为看了舞剧《红楼梦》,回到家再重新翻开《红楼梦》,回到中国文学的海洋中,这会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啊。
(记者 张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