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一七五七年,随着乾隆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

作为中西方文明在长达八十五年内的唯一交流中心,位于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当时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承载了近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孕育和发展。

十三行虽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其历史影响力一直在延续。

两百年后,历史再次选择广州,承担“广聚天下客,广卖天下货”的历史使命。十三行与广交会,共同谱写海上丝绸之路的华彩乐章,成为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的缩影。

十三行是怎么来的?

康熙开海贸易催生“十三行”

乾隆一纸谕令广州“一口通商”

这是18世纪的一个场景——中国南海海面上,瑞典商船腓特列国王号正在航行。这是那个时代的大型帆船,它从欧洲出发,经过一年多的航行,即将到达Canton(广州)。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是“丝国”“瓷国”与“茶国”,还有无数精美的工艺品,呈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他们为发现中国而惊喜。

瑞典的这艘船幸运地逃过了好望角的惊涛骇浪、马六甲的海盗劫掠以及船上流行疾病的威胁,在减员两成的情况下完成了航行。与其一同出发的帆船,只有一半能够到达广州。支付如此高昂的代价,是为了进行中国和瑞典之间贸易的首航。腓特列国王号离开瑞典哥德堡之后,到西班牙换取了在中国通用的白银,于1732年9月6日到达广州地区的伶仃岛。停泊在广州的4个月间,腓特列国王号向中国10多个洋行订购的货物有大箱151个和瓷器1801捆,共计49906件;还有红绿茶2183箱。从广州启航后,腓特列国王号经过8个月,回到瑞典。

当时,每年有上百艘这样的商船远道而来,通过漫长的水路进入中国南海海域,然后沿着珠江北上,到达当时被称为东方帝国南大门的广州。

其实,明朝年间,海外贸易并非一直顺畅,朝廷经常宣布“海禁”,并持续到清初。明清共“禁海”三百年,不过,广州管理船只的机构——市舶司被保留了下来,持续起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

康熙统一台湾,平定三藩之乱后,开始考虑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税收平衡问题。他派内阁大学士石柱到广东、福建考察,为开海贸易做准备。因为走私风行,朝廷中有人反对。康熙问石柱:“你到过广东几府?”石柱回答:“肇庆、高州、廉州、雷州、琼州、广州、潮州等,那里的百姓说,离开故土二十多年,现在皇上削平寇盗,可以回故土了。”康熙再问:“那么,百姓都乐于住在海边,你们为什么又不准呢?”石柱回答:“海是明朝就封的,我们也只能照例。”康熙十分不满,说:“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今虽禁海,但私自贸易的人也一样出海谋生;实在话,你们不准,就是自图便利而已。”石柱一时没了话。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朝廷开辟了四个港口通商:广州、宁波、舟山、厦门。但当时商人经营华、洋贸易时二者不分,也没有专营的外贸商行。开关初期,遇到西方大船到来,官员手忙脚乱,洋船常被堵在港外,迟迟不得贸易。1686年春,即粤海关开关的第二年,广东官府终于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法——两广总督吴兴祚、广东巡抚李士祯和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共同商议,将国家税收分“住税”和“行税”两类,“住税”是对本省内陆交易一切落地货物征的税,由税课司征收,称“金丝行”;“行税”是对外洋贩来货物及出海贸易货物征税,由粤海关征收。“洋货行”即“十三行”,说到“行”的释意,即“行,列也”,是“居货之地”。从此,洋货十三行成为经营外贸的专业商行,由国家管理,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在紫禁城下旨:“口岸定于广东,洋船只准在广东收泊贸易。”其余三个口岸由此关闭,广州成了清代对外贸易中心。

(记者 杨诚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