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由作家梁晓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创下了央视一套黄金档收视率近8年新高,在全网各榜单稳居榜首,收获了极好的观众口碑,也再次引爆了话题:影视与文学如何互动?
影视与文学的关系在新媒体时代有了更新颖的变化与特点。近年来,以《流浪地球》《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一批影视剧纷纷成为爆款IP,迅速圈粉,让人对文学的内涵不得不重新考量,同时也对成功的影视剧改编有了新的思考。
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自2017年11月出版以来,发行40余万套,销售码洋近亿元。特别是2019年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以来受到了更多关注。随着今年同名电视剧的热播,《人世间》原著小说也再次攀上各大图书销售平台畅销榜前列。
《人世间》《流浪地球》《山海情》《装台》《庆余年》《赘婿》……这些热播的影视剧作品,无不让人看到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的新的可能性。在这些原著小说中,有传统意义上的严肃文学,有科幻文学,也有网络文学,大大拓展了影视改编的基础。
“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趋势,文学作品在一个新读屏时代的背景下产生了新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也赋予了文学作品第二次美学生命。这是我提出的一个观点,叫第二次美学生命,因为电视屏幕和文本的审美是两种不同的审美,电视屏幕的内容一定会比文本内容呈现得更直接一些。这几年电视剧行业的发达特别是网剧的发达,带来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升级。”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韩晗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那些获得成功改编的文学作品有了新的生命价值,当然不排除有的改编可能削弱了一些文学作品本身的内涵,因为文学跟影视是两个不同的审美系统,它们中间的过渡条件就是一个IP授权的过程,这个过程最大的好处就是把文学的阅读权利进一步推广,特别是网文出海,有不少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在国外卖得不错,这些都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文学本身。
业界人士文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成功的影视剧作品无需对文学的边界特意界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为影视艺术提供改编资源的可能性。“这些作品是提供了一个好故事的内容蓝本,因为这个故事本身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价值导向等,都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影视化则是把这个故事用另一种艺术语言表达出来,传递给更多的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主任阎晶明则提醒:“也要注意到,一部电视剧一旦获得成功,剧本也可以改编成为小说。比如由龙平平编剧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获得巨大成功,不久,由剧本改编的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就正式出版,从党史专家到著名编剧再到小说新秀,龙平平的华丽转身也颇有代表性。这部小说同样具有一读之价值,文学界也应以广阔的胸怀接纳。”
(记者 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