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由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西方现代商业的引入,综合性的商业模式开始在中国出现,随之而来的是新型的商业建筑类型——经销各种商品的百货大楼。这种大规模综合性的商业大楼最早是在上海出现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先后建起了多栋高达六七层乃至十几层的商业建筑,这些建筑名为百货大楼,实际上是多功能的综合性大楼,通常是底下几层经营百货,上面几层设餐馆、舞厅、旅馆以及游乐场等。
这些大楼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南京路上先后建造的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公司”,在当年也被称为“中国四大百货公司”,不仅是上海最早的近代商业百货大楼,甚至开创了整个中国近代商业建筑的先河,形成了独特的“海派”商业建筑特征。作为中国近代商业的先驱,南京路“四大”历经风雨,开创了无数个中国乃至亚洲百货业先河,见证并记录了上海与中国近现代民族商业的兴盛。新中国的成立,让这些曾经风光又沧桑的建筑重新绽放生机,它们的重修、重启、重振无不向人们展示着上海这座东方魅力之都的勃勃生机。
先施公司
大量采用西方传统柱式和装饰元素,将百货大楼这一新式商业建筑形式植入百姓记忆中
先施公司位于今南京东路、浙江中路交叉口的西北侧,在四大公司中开办最早,也是上海近代首家由华人开办的大型综合性百货商店,享有“搜罗环球百货”的盛誉。
1914年,在澳洲淘得第一桶金并在香港创办先施百货公司的广东华侨马应彪来到上海,开始筹建上海先施百货公司。经过前期的仔细考察,他确定将先施上海公司建在南京路日升楼地段的易安茶社旁。这里地处十字路口,北面直通火车站,可以引来外埠旅客;南面则紧靠富人居住区,周边居民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后来四大公司均建于南京路,而南京路也成了全上海最繁华的地方,由此可见其独到精准的商业眼光。
先施百货大楼由马应彪委托英商雷士德的德和洋行进行设计,于1914年开始兴建,1917年10月20日建成并正式开张。大楼主要入口在南京路浙江路口,一至四层为商场,经营世界各地的百货,五层为办公区,六七层设先施游乐场,并利用屋顶建造以娱乐业为主的屋顶花园。同时,公司在整幢楼的北部设先施茶室,利用南部开设“东亚饭店”。另外,公司还设有保险部,独立经营人寿、水火保险及房地产业务。作为第一家由中国人开办和经营的现代化百货公司,先施公司一举成为当时上海名副其实的首家环球百货公司。
先施百货大楼为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风格总体属于折衷主义。大楼主体采用西洋古典建筑装饰手法,其六层立面作横向处理,底层沿街有骑楼式外廊,有券洞通向街道。立面处理形式大致为三个不同区段。沿南京东路东侧一段较长,立面上形成三条极为明显的横线条:二层和四层楼面处分别挑出统长的铸铁花饰阳台,屋檐处挑出挑檐。三层楼面则逐个挑出阳台,也用铸铁花饰栏杆,并作为二层阳台的顶篷,挑出的阳台都用柱子上有花饰的小牛腿来支承。大楼沿浙江中路一段也采用相同处理手法,但长度较短。在两条路转角处则是另外独立的一段,这部分一层开大门设置入口,并用爱奥尼式柱支托弧形断檐山花装饰,形成一段以竖线条为主的立面,此处在七层顶部女儿墙至东南转角处作弧形凸起,上部特地升高建有三层空心塔楼,取名摩星塔,三层塔楼自方至圆,均支以塔斯干柱,塔下部装有自鸣钟。沿南京东路西侧还有一小段与主体不同的特殊立面,此处部分也为三段,两边墙面为直线条无水平装饰,中间部分则在三四层之间挑出一条有装饰的水平线条,下部从二层楼面开始伸出两根大圆柱直通四层楼面。
先施大楼大量采用的西方传统柱式和装饰元素实际上将引入上海的新型商业模式与西方文化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同时也将带有西方文化特色的百货大楼这一“新式”商业建筑形象植入到了当地人的集体记忆之中。需要指出的是,今天屹立在南京路上的原先施百货大楼已经不完全是当年建造时的样子了。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8月23日,日机轰炸上海市区,一颗重磅炸弹投中了先施公司东南角,大楼东南大门及二三层楼部分建筑被炸毁,炸死炸伤职员、顾客和行人近千人,公司损失惨重。1949年,先施在风雨飘摇中驶进了新中国的港湾。1956年,先施公司公私合营,以后又改为上海服装公司。先施大楼的部分楼层,分别被东亚大酒家、黄浦区文化馆等单位使用,从此先施的旗号悄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现在的先施大楼为上海时装商店和锦江之星酒店。
永安公司
两栋大楼之间以天桥相连,成为近代中国早期综合建筑体的典范
永安百货位于南京路和浙江路路口西南角处,是四大公司中唯一至今仍在营业的。1916年,正当马应彪建造先施公司大楼之时,马应彪的老同乡、老对手也是老伙伴的郭乐、郭泉兄弟也跟到了上海滩、并跟进了南京路。两兄弟就在先施的对面租下地皮,建造了上海永安公司,经过两年施工如期建成。
1918年9月5日正式开幕之日,公司门前挤满人群,十分热闹。大楼一至四楼都是商场,五楼为写字间、会客室、样子货间和食堂,在二至五楼还分别设有大东旅馆、大东酒楼、大东舞厅、咖啡座和茶室。六楼的倚云阁遍设座位,并有演出,会场可容纳几百人。屋顶开辟了“天韵楼”,用于游乐场,演出宁波滩簧、魔术、滑稽等。
永安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辛和记营造厂承包建造,主楼高六层,部分为七层。相较于先施大楼的折衷主义风格,永安大楼的立面和装饰呈现出更加明显的欧洲古典建筑特征。大楼平面为长方形,东北部外沿呈弧形,沿南京路有三座用古典圆柱装饰的拱形大门和大片橱窗,沿浙江路和金华路共有侧门五道,南面九江路有后门一道,立面二层及六层楼面各挑出长廊一条,饰有铸铁栏杆,东北角大门上方每层都挑有带铸铁栏杆的大阳台作为重点装饰,长廊和阳台都用柱子上的双牛腿支承。外墙采用汰石子饰面,底层为马赛克地坪,陈列橱窗采用进口玻璃。整个建筑外形用圆柱与贴壁方柱礅等作装饰。
永安大楼开始动工之际,先施公司正处紧张施工期,先施一听永安正式上马,便派人暗暗“侦察”,当了解到永安的楼层比先施高一层后,就连忙将原来设计的五层改为七层。而郭乐对先施的工程也是非常关心,同样是天天派人打听,当听说先施加层后,就决定在大楼顶部加一座塔亭,高耸的塔尖远远地超过先施的楼顶,这座由柱式和券拱构成西洋古典建筑造型,呈现出永恒的庄严与和谐之美,并有着同样美轮美奂的名字:“绮云阁”。
永安派人直接赴英美日等国采办货物,而且注重商品的品牌和质量,既要质量好,同时又要紧跟时尚。因此,永安的商品即使比先施的略贵一点,也依然销量惊人。永安在当时的上海俨然成为品位与时尚的代名词,上海的名流都知道要想购买时尚物品或高档次商品,必须去永安。永安开业以后营业额很快就超过了先施,成为南京路上的新时尚坐标,并于1932年购入天蟾舞台旧址地基筹建新的百货大楼。1933年永安新楼落成,总高92米,对当时的南京路来说,称得上是“摩天大楼”了。永安新楼由哈沙德洋行进行设计,因基地是三角形,所以整个大楼也是一个三角形的体形。大楼采用钢框架结构,还设有地下室。从南京路看去永安新楼是一个由三段柱体组成的塔形建筑,七层以下呈梯形,第八层以上为正方形,外墙用釉面砖饰面。这座沿街有大片玻璃橱窗,下部用绿色花岗石铺砌的新永安大厦,除六楼作为其他用处外,一至五层全部作为营业厅,第七层设有“七重天”酒楼,备有火车座位,弹簧椅子,每张桌子上有红色台灯,并有一个小小的舞池,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酒楼之一。建筑内设备比较新颖,装有冷暖气及快速电梯。由于此处地势较低,为便于排除阴沟积水,还特地设地下水池,用马达抽水。
与此同时,为了与原永安公司大楼联系方便,新永安别出心裁地做了两座天桥,跨过浙江中路。这两座天桥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室内有人行天桥。天桥底板离街的高度,一座为15米,另一座约为20米。两座天桥的跨度均为12米,宽度为2.5米,其中南端的一座为单层,高3.65米;北端的一座为双层,高6.10米。在每层的两侧上部均开有高窗,外墙面贴浅米色面砖,与新永安大楼的外墙面处理保持一致。新老永安四五层楼面的商场及新永安“七重天”与老永安“天韵楼”等游乐设施之间,取得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有人行交通相互连通的整体。该天桥也是上海第一座大楼之间的天桥,因此永安公司的两栋大楼也成为近代中国早期综合建筑体的典范。
1950年代,郭氏后人郭琳爽主动申请公私合营,建立上海永安百货。1966年后上海永安百货更名为国营东方红百货商店,随后再次更名为上海十百,1988年改为华联商厦。1992年5月,商厦转制为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2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5年,华联商厦南京东路店正式翻牌为永安百货,“永安”两个金碧辉煌的大字再次挂上永安大楼,这个消失半个世纪的名字重新出现在上海滩。
新新公司
无论比例、尺度都堪称完美,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特别强调水平檐部
如今上海南京东路贵州路口的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就是彼时被称为上海“四大公司”之一的新新公司当年所建之原物。上世纪20年代,先施公司开业(1917)之后的第五年,公司内部矛盾越来越甚,经理刘锡基拉拢了一些高级职员并找到广东银行总经理李煌棠,共同集资300万元,选定先施公司之西贵州路口的一块地皮将其租下,开办新公司。1923年,位于先施公司旁边(今南京东路720号)的新公司大楼开工。刘锡基等为新公司取名“新新”,源自我国古书《汤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新新百货大楼总共六层(包括地下在内共七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正中上部还加建亭式建筑。大楼于1926年建成,同年11月20日正式开业。公司大楼下面三层为商场,底层经营烟酒、罐头食品、参燕、西药等,还有服装、毛巾、化妆品、五金、文具等商品,二层经营绸缎、呢绒、布匹、皮革、鞋帽、成衣等,三层经营首饰、乐器、运动器械及光学仪器等,四层为管理用房,五层为商品库房,六层以游乐场为主,结合屋顶花园。另外,为经营需要,新新公司还开设了许多游乐、休闲的场所,如新新茶室、新新饭店、新都饭店、万象厅(粤菜馆)及新新美发厅等。
新新百货大楼外形简洁无华,无论比例、尺度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完美,具有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别强调水平檐部。下面一层铺面层特别高,从而使其外形比例颇为协调。沿南京东路处做成廊式骑楼形式,不但使建筑造型增加层次感和虚实感,同时也符合功能需求,这条廊跨在人行道上,正是招徕顾客的做法。建筑的顶部,中间做了亭式的方形塔楼,且在其上面再做两层空塔,使建筑物主体突出。但由于南京东路街道不宽,因此作用不大,不同于先施公司的摩星塔和大世界的空塔,能在很远处就能看见,作用显著。
新新一改先施、永安主要经营国外货物的做法,打出倡用国货的旗号,将公司的经营宗旨定位在推销国货精品上,并且在内地政府注册,这也是当时第一家在内地政府注册的大型百货公司(永安、先施、大新都在香港注册)。在公司的楼层布局上,新新公司汲取先施、永安的长处,无论外形设计、内部布局都更为美观合理。令人叫绝的是,新新创南京路商业营销之先河,在六楼设立了一个“玻璃电台”,电台四周都是玻璃墙,来这里的顾客可以一边购物,一边观看播音和演出的情形。这个电台日夜不停地为新新公司及其商品大做广告,就如同人们早已谙熟的“消费指南”,更像是近年来兴起的“直播带货”。这一招果然管用,喜欢新奇的上海人一传十,十传百,纷纷相邀前来光顾,公司人气指数直线上升。同时新新公司还首创夏季冷气开放的先例,成为第一家装有空调的百货商店。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生意逐渐兴隆起来,在南京路站稳了脚跟,并且同永安、先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解放后新新公司歇业,底层商场改为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
大新公司
外形为装饰艺术派风格,建成后曾获得亚洲最佳建筑设计奖
大新公司位于今南京东路西藏中路交叉处的东北角上,为南京东路830号,现在是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上海大新公司由广东人蔡昌创立。蔡昌之前在先施公司工作十年,学会了先施公司全套崭新的百货经营理念,当同为广东香山同乡的马应彪等人的“先施”“永安”“新新”等大百货公司纷纷登陆上海滩,并且很快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后,一向不落人后的蔡昌便策划北上创业,准备在上海一展拳脚。1934年蔡昌筹齐巨资600万港元,创立了上海大新公司。
大新公司的基址,原来是一家英美烟草公司的代销及批发店——荣昌祥烟店,蔡昌看中这一块地,便毅然用巨资买下。后来他请了当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硕士王毓蕃为工程顾问,由中国工程师组织的基泰工程公司负责设计,设计师有关颂声、朱彬、杨廷宝及杨宽麟。1934年11月19日大新公司始建,一年多后落成,1936年1月10日正式开业。作为综合性的百货大楼,大新公司一至四层及地下室是商场,五层设舞厅,还有名为“五层楼酒家”的餐厅,其大厅是当时上海酒家中最大的。五层以上还有大新游乐场。
大新百货大楼高十层,雄伟壮观,为四大百货之冠,建成后曾获得亚洲最佳建筑设计奖。大新公司大楼的外形是装饰艺术派风格,平面呈方形。公司大门设在南京东路西藏中路的转角处,这个转角略呈弧形。底层外墙用的是青岛产的黑色大理石贴面,上面各层贴奶黄色釉面砖。底层与二层交接处用统长的水平遮阳板分隔处理,室内柱距较大,所以商场空间显得较为宽敞。钢窗形式新颖,屋顶上的栏杆、花架等,用中国传统形式。大楼有三面环绕的18扇大橱窗,室内设计采光明亮,通风良好,并有冷暖气设备,可调节室内温度,四季如春,是上海最早全天候空调开放的百货公司。公司地面商场共有4个出入口,楼内垂直交通便捷,设有8部美国奥的斯新出品的自平式快速电梯。从地下室至顶层还设有电动运货机。这些设施对当时上海来说是相当先进的了。
大新公司设有两部自动扶手电梯,是东亚首家使用自动扶手电梯的百货公司。当时很多上海人扶老携幼来大新公司乘坐自动扶梯。这部自动扶梯既是上海也是远东最早的一部,还是我国解放前唯一的一部。直至1980年代初,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为捐款修建长城,重新开放这条自动扶梯,乘梯者每人收取2角钱,顾客还是排队争乘。今天在第一百货公司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这部曾经创造神话的自动扶梯。
抗战时期上海大新公司历经战时货币贬值、银行催债、日军强行管制、美国商品对华倾销等绝境,终日经营惨淡,蔡昌逐渐将上海大新公司的资金转移至香港。1953年国营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迁入上海大新大楼,成为全国最大的百货商店,之后上海一百与华联集团合并成立的百联集团,延续着大新百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