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大漠黄沙披锦绣,长河落日起烟波。9月的撒哈拉沙漠,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这里的每一粒黄沙。在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下,吴海朋和他的队友们依然坚守在这片茫茫沙海中。

吴海朋,中国石油长城钻探钻井一公司乍得项目电气师。2010年7月,刚入职的他毅然来到新疆,只因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听说那里“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2019年,在戈壁大漠工作了9年的吴海朋,再次踏上他乡之路,远赴乍得。问他为何“漂泊不定”,他乐呵呵地说:“我想要去远方看看。向前看,才能找到青春的答案。”

茫茫沙海,一眼望不到边。第一次出国,第一次体验旱季、雨季两种季节的交替,这片陌生的土地给予吴海朋最为直接的感受便是“热”,这种热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煎熬。雨季,雨水随着太阳的炙烤蒸发升腾,氤氲出团团热气;旱季,地表干涸后的沙土,被热风卷挟朝着人脸猛扑。

刚到乍得的吴海朋只好学着队上同事的样子,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戴上头套、脖套、墨镜,包得严严实实。然而,在没有任何遮挡的井场,早上七点气温就开始攀升,不一会儿就逼近四十度。汗水顺着安全帽往下滴,衣服被汗水浸湿,又被高温烘干,日复一日,可这并没有让吴海朋退却。

吴海朋在机电房查看电气设备情况。 徐玲燕 摄

真正让吴海朋头疼的是,雨季时设备的启动。队里设备近几年经历多次长途搬迁,加上外围探井施工的季节性特点,导致沙尘在设备里沉积,给设备启动带来不少麻烦。他明白,设备启动顺畅与否,关键在设备封存工作做得好不好。为了确保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设备启动,实现准时开钻,他在设备封存上狠下功夫,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拆大块、收小块、列清单、表序号”的封存方法,此方法的实践得到了井队和项目上的一致好评。

渐渐地,吴海朋成为了该公司海外项目小有名气的“设备医生”。今年6月,某井队施工后期,井场转盘突发系统驱动故障导致施工暂停。吴海朋被叫来“救场”,他将相关参数数据密密麻麻写满25页纸,并一项一项输入调试参数,经过3天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试验修正,转盘终于在轰鸣声中转动起来。那一刻,吴海朋黢黑的脸庞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工作13年间,无论是戈壁大漠,还是撒哈拉沙漠,吴海朋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用责任担当书写了浩瀚沙海里的别样青春答卷。(张睿琪 王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