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成果全民共享(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兵
(相关资料图)
蓝色的座椅、奥运五环标志、“BEIJING 2022”的主视觉标牌以及冰面下北京冬奥会的巨大标识——首都体育馆里随处可见北京冬奥会时的印迹,冰面也是曾服务于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的“冬奥冰”。市民朋友们在冰面上交错滑行,尽情享受着冰雪乐趣和冬奥氛围……
这是《工人日报》记者日前在首都体育馆实地采访时所看到的场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5月以来,随着赛后改造陆续完工,包括首体在内的多个北京冬奥会场馆已陆续向公众开放,推动冬奥成果全民共享,为冬奥遗产的可持续运营不断积累经验。
服务专业赛事活动
近日,2021-2022京津冀游泳公开赛暨第八届北京市全民游泳大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共有1300余人参加了比赛。本次比赛也是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冰立方”转换回“水立方”后进行的首场游泳赛事。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北京冬奥会上苏翊鸣、谷爱凌夺金的“福地”,冬奥会后也一直是热门打卡地。上周末,第四届北京轮滑公开赛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市89家学校、俱乐部的800余名轮滑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主任孔宪菲认为,本届比赛选址在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对促进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及推进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轮滑运动在北京一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与冰雪运动有着密切联系。推进‘冰轮融合’和‘轮转冰’,是有效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赵文表示,北京冬奥场馆将着力布局专业赛事活动,特别是高水平赛事。“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在每个(冬奥)场馆都布局一个世界杯级别以上的国际赛事,同时承办更多的群众性体育比赛,使场馆资源物尽其用。”
促进大众体育开展
外形灵动、冰面平滑似镜面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自建成以来便格外引人关注。北京冬奥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在这里屡破奥运纪录和世界纪录,被誉为“最快的冰”。自从今年7月开放以来,“冰丝带”内一直游人如潮。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小龚,近日专程来北京体验冬奥场馆。在“冰丝带”,她和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合影,随后又上冰滑行……“这是我第一次上真冰,冰丝带比电视里更漂亮,滑冰的感觉太棒了。”
“冰丝带”内的细节和服务处处体现出人性化,令前来体验的人们交口称赞。如冰场内设置有准备区、休息区和医疗急救区等;为保证初学者的滑行安全,场馆还为体验人士免费提供头盔、护膝等装备。
同样的热闹景象,也出现在“水立方”。据介绍,目前“水立方”已经实现了水上运动和冰上运动同步运营,嬉水乐园和冰上运动中心经常游客爆满。上周末,家住北京大兴的韩先生祖孙三代来到“水立方”参观体验。5岁的小朋友不断提问:“冬奥会的冰面如何变成了现在的水面”,“冰壶有多重”……韩先生一边为孩子科普冬奥知识,一边鼓励他以后练习游泳和滑冰,享受运动快乐。
此外,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雪上项目各场馆,也成为今夏热门的公众休闲旅游度假地。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乘缆车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观光,还能沿“游龙步道”游览,在冬奥村度假酒店体验冬奥会同款住宿和餐饮服务……
写好可持续利用文章
通过高效利用场馆,带动冰雪产业,并推动群众冰雪运动发展,是北京谋划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理念。虽然北京冬奥会闭幕已半年,但各冬奥场馆在今夏依然“红火”,不断践行着可持续发展理念。
据了解,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在建设之初,都同步考虑了赛时使用和赛后利用的双重要求。在12个冬奥竞赛场馆中,有7个为2008年奥运会遗留场馆,部分场馆通过“水冰转换”实现了奥运遗产的冬夏传递。
国家速滑馆公司董事长武晓南告诉记者,在满足竞赛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国家速滑馆尽可能多功能、可持续利用,同时给未来留有改造和调整的余地。目前,国家速滑馆等冬奥场馆建立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动了产业化、市场化运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为冬奥遗产的可持续运营积累了经验。
在业内人士看来,冬奥场馆的可持续利用要因地制宜、因馆而异。对于适合向公众敞开大门的场馆,应积极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将举办大赛与全民健身有机结合,探索体育发展的新空间。而一些相对小众的项目不适合向大众推广,场馆运营更适合走专业路线,如引入赛事以及供运动员日常训练。
武晓南表示,要不断丰富场馆功能和产品业态,让冬奥场馆实现从承办专业赛事到服务大众休闲、全民健身,从冬季运营到四季运转,从服务本地发展到辐射范围更广的转变,“我们要继续写好冬奥场馆可持续利用的文章,真正将奥运场馆打造成造福群众的优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