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日前,科技部、财政部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引导支持各类企业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制定了具体行动内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行动方案》主要从三个方面激活企业创新研发热情。一是落实惠企创新政策。创新政策落实到位才会对企业有激励作用,所以保障落实的体系必不可少;二是引导企业创新。通过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创新决策机制、吸引企业参与国家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前瞻布局基础前沿研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项目,给企业创造更多创新研发机会,引导企业参与到创新研发中来;三是多方支持强化企业创新基础。在人才上、融资上支持企业创新,通过科研院所和企业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资源和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支持企业开展全球创新。

我国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要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要素就是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存量,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提质增效,提高生产效率;对于经济增量,要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此缔造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当前我国高端制造业蓬勃发展,但高端制造业产业链条中的堵点、痛点依然不容忽视,产业中关键节点“卡脖子”和受制于人现象还广泛存在,因而急需通过鼓励企业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打通产业链条,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供给能力,从而打破外部技术垄断,实现技术自主,为中国商品和技术进入全球市场创造条件。

中国需要创新,而在创新领域,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企业本身就有动力通过创新研发来获得竞争优势,企业自身利益和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企业更加靠近用户、了解市场,企业主导的技术研发目的性强,能够较快实现技术专利应用落地,能较快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利用企业技术创新重应用、见效快的特点,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热情,能够有效为中国科技创新提速。未来我国产学研用的创新体系将逐步形成,国家公共研发投入将更多聚焦在基础性研发领域,而在研发成果应用落地方面,科研院校将和企业深入合作,这将促进专利加速落地和产业结合解决现实问题,并且使专利获得经济收益,从而实现科研院校和企业双赢。

值得关注的一大亮点是,《行动方案》中强调:“支持将高校、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通过许可等方式授权企业使用。”这标志着我国将通过释放高校、科研院所专利产权的方式来活跃我国专利市场。当前,我国高校、科研院所沉淀了大量的专利,由于专利授权的限制,过去这些专利的成果转化效率很低。一边是苦盼专利而不得的企业,另一边是手握专利无法变现、无法让成果落地的高校、科研院所。《行动方案》通过产权政策的方式,将专利的供需双方匹配起来。

产权政策将激活企业创新的动力。企业技术研发的特长在于技术成果应用,开放许可能够让企业获得想要的技术成果,加速成果转化的同时,企业也可以在授权技术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研发,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将成为企业创新的地基,帮助企业获得技术研发的基础。

与此同时,高校、科研院所也将通过开放专利许可获益。旧技术专利成果落地,将鼓励新技术专利的研发,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逐步形成正向循环。有技术产出,才会有更多资金和更高热情投入到新技术研发中,科研人员才会主动围绕产业堵点痛点去攻坚克难。通过产权政策,在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职务研发的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提高收入待遇,专利有需求,人才的价值将获得更加充分的肯定。

当然,以专利许可,以产权政策的方式激活中国创新活力依然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断深化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只有切实保护专利的价值,才能调动各方投入研发的积极性。我国很多企业已经走上了以技术研发驱动发展的道路,在产权政策激励下,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将以科技创新更好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盘和林,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