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男性旅游博主以数年间先后两次到该景区游玩做对比,对景区收费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想不到该景区主管部门不但很快注意到了,而且还迅速做出回应,取消了某些费用。
那位旅游博主所描述的情况,3年前我亲身体验过。我们乘坐的大巴必须停在游客集散中心停车场,继而每人花30元坐他们提供的接驳车,才能到达5公里外的景区大门(景区门外的大型停车场空空如也),进入景区之后,还要花100元坐观光小火车,才能往返核心景区。不坐小火车的话,游客就要冒着烈日走上几十分钟的路程。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其实这种现象早就司空见惯,近年来不少景区都打起了接驳车的主意——把游客集散中心建得远远的,游客非得再掏上一笔钱坐他们的车不可。有时候仅仅数公里路程,车费就要二三十元。景区这点小心思,多数游客也心知肚明,就是因为景区门票价格管理严格,不能随便涨价,景区内交通费不在严管之列,所以他们就通过接驳车形式“多收三五斗”。
说到底,通过接驳车多收一些钱是门票经济在作祟,不免目光短浅。地方发展旅游经济,注重门票经济并没有错,多数情况下,门票经济与旅游经济目标一致。但是,两者并不能画等号,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有时候还存在某种冲突。举个例子说明,要是某个景区的门票和其他费用太高了,旅游成了一锤子买卖,到过一次的游客再也不愿意来第二次,甚至声名在外,没来过的人都不敢来,还谈什么门票经济?更别说旅游经济了。要是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得好,哪怕景区不收门票,其所创造的旅游经济也未必比收门票差,就像杭州西湖景区。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请把目光从门票上移开,这样可以看得广一些、远一些。
(记者 连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