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在武汉园博园,花朝节依旧在进行。在园内,杭州园、南昌园、宁波园等均有当季花卉如绣球花开放,引来众多穿着汉服的游客打卡拍照。在武汉植物园、东湖牡丹园、木兰云雾山等地,杜鹃、牡丹等接连盛开。清明小长假期间,趁着天气晴好,许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感知春天。赏花踏青、露营休闲成为游客最爱,“生态+旅游”成为游客出行首选;文化旅游活动也备受市民游客青睐。

■春暖花开迎客来,乡村旅游受热捧

春到武汉,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人们踏青赏花,尽情享受着“新花城”的诗意春景。各景区景点组织推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在山野之间来一场山水赏花游成为假日旅游主旋律。“太美了,今天一大早就从汉口起床往云雾山赶,就是为了一睹杜鹃花海的风采。”家住大智路的王女士说。木兰云雾山景区随着杜鹃花开放,成为清明小长假最火爆的景点之一,十里花海沿途都是拍照的游客。在木兰天池景区,春风吹过,樱花舞动似响起的风铃声,游客们的手机里留下一张张清新浪漫的赏花照。在木兰花乡景区,许多游客赶来观赏景区最后花期的郁金香,假期第一天入园人数就突破了8000人次。

在九真山风景区,第三届白茶节也拉开了帷幕,游客们置身景区茶园化身一日茶农,近距离感受采茶、炒茶的乐趣,品茶之余还可以穿上一身汉服,在传统节气里留下茶田春好图。迈步九真山上,桃花、紫荆花、海棠花是景区的三大赏花美景,花海之中,一只只梅花鹿和游人相伴而行,喂食与互动的体验为大家的赏花之行平添了许多乐趣。“这里美景甚好!花儿都开得正盛,我们一路登高徒步欣赏春色,享受美好四月天。”带着家人来登山踏青的万先生说。

乡村旅游受到欢迎、入住特色民宿或酒店、在美丽乡村中放松身心,都是游客喜爱的内容。3日和4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携程等多个OTA平台搜索发现,位于木兰草原、木兰天池、木兰花乡、花博汇、江夏小朱湾等地的多家特色民宿都处于售罄的状态。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谢晓青认为,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休闲旅游,这一旅行方式追寻放松、愉悦、体验型的生活方式,也更加贴近大自然。乡村经济的大幅升温,带动了乡野美宿、露营、户外等产业的兴起,也将进一步带动城市近郊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持续刷屏朋友圈,城市露营掀风潮

“感觉清明小长假期间,朋友圈里的人都在露营、烧烤。”5日上午,桂先生打开微信浏览时说。天气回暖春正好,清明小长假三天,城市露营掀风潮。

5日上午10时,在严西湖沿湖一带的草地上,帐篷、天幕陆续搭了起来。光谷希尔顿酒店的后花园正在严西湖旁,王先生搭起天幕、摆出桌椅、野餐垫。大人们拿出茶水、扑克牌,坐在折叠椅上闲聊放松玩耍,孩子们则在一旁踢球、骑自行车。5日中午,在武汉府河郊野公园,上百个帐篷在草地间搭起,颇为壮观。来自后湖的邓先生说,他小长假第一天就带着孩子和家人,在这里搭帐篷、烧烤、野餐;趁着清明小长假,他又带着孩子来了,“蓝天白云下,晒太阳、呼吸自然空气,感觉好很多。”

清明假期,记者走访各景区、星级酒店、郊野公园发现,以本地游、近郊游为主打的城市露营受到欢迎,现场市民不扎堆不聚集,除了自行购置露营设备、在户外与亲友露营野餐外,还探索出户外烧烤、运动、露天电影等“精致露营”新玩法。

■文旅融合,文化体验活动备受青睐

清明假期,在江岸区吉庆街,非遗手工艺花车集市热闹非凡,泥塑、面塑、吹糖、糖画等非遗项目吸引游客驻足体验。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举办“色如天相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器展”,迎来众多文博爱好者。

为传承清明节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武汉文化和旅游部门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线上线下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武汉市直文艺院团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在线观众达60余万人次。武汉博物馆开展“杏花春雨季共话清明俗”等云课程活动,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武汉市江汉区任本荣汉绣精品展持续开放,并在江汉非遗视频号展播特色非遗项目“江汉非遗开讲啦”之传统手工拼布。武汉市群众艺术馆举办了“喜迎二十大华彩大武汉”——武汉市历届“黄鹤群星奖”获奖摄影作品云上展览。

(记者 黄丽娟 李昕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