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记者 郑鑫 王妍

“我装了两个心脏支架和一个药物球囊,医保报销后,这次住院自己花了不到一万块”“术后需要长期服用的抗凝药也从112元每盒降到了17元每盒”……说起自己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历,今年70多岁的张世现表示自己“能够负担、没啥压力”。


(资料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两个重点难点问题,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推动医改取得显著成效。张世现老人就是医改的受益者。

两个心脏支架节约2万多元

张世现干了大半辈子摄影工作,在河南郑州经营了2家照相馆,眼下他把生意交给了女儿打理。然而,闲不下来的他还是每天准时出现在照相馆,一脸笑容地招待每一位顾客。

2018年2月,张世现因胸闷、胸痛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救治,诊断结果为冠心病,医生建议做心脏支架手术或冠脉搭桥手术。

“当时,我听附近的一位邻居说,他刚做完这类手术,整个手术及住院费用全部算下来花了十多万元。”张世现担心手术会把自己半辈子的积蓄花光从而“连累子女”。随后,自己病情有所缓和,手术的事儿就搁置下来。

2022年年初,张世现再次因胸痛加剧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冠状动脉狭窄严重,其中2根血管90%以上堵塞,极易发生急性心梗。于是张世现及家人决定马上手术!

手术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医生在为其顺利植入2个心脏支架和一个药物球囊后,张世现冠状动脉血流恢复正常,胸痛症状消失,术后恢复良好。

“术前对手术费用只了解了个大概,虽然知道比以前便宜了,但没见到账单前还是有些忐忑。后来一看账单,一个支架才6百多!我安了两个支架,比之前节约了2万多元。”2021年,我国心脏支架集采政策实施后,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张世现表示,现在自己治好了心血管病很开心,能花更少的钱治好病更开心,“真得感谢国家(集采)这个政策,没想到政策落实得这么扎实。”

工作中的张世现(受访者供图)

“购药的开销也省了不少”

张世现告诉记者,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后,自己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以前这个药每盒112元,国家药品带量采购后,这个药一下子降到了17元,购药的开销也省了不少。”

2019年12月10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做好当前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深化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坚持“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方向,促使药品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

张世现的老伴也是药品降价的受益者。他介绍,老伴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多年,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病人。“最近,我们像往常一样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惊喜地发现每周都要注射的甘精胰岛素由原来184元一支降到72元一支。我还以为算错价格了,不敢相信降了这么多,医保报销完,我每个月个人负担从300元降到96元,足足下降了2/3。”

医改以来,群众看病贵问题得以减轻。据悉,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的占比下降到27.7%。

张世现和女儿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再为大家服务二十年”

器械和药价便宜了,东西会不会降质?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张世现特意跑到医院咨询过多位医生,答案都是不会,“医生们说,现在国家集采质控更加严格,东西都是和以前一样的,这点不用担心。”

十年间,我国各级医保部门努力践行让群众“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使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保障水平提高、管理服务变优,让老百姓就医体验中不断感受到惊喜和温暖。

从2018年年底全国11个城市试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到最近的第四批45个品种的采购,纳入集采的药品种类越来越多,剂型规格越来越丰富,中选产品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在国家层面一系列集中带量采购机制的作用下,部分医疗器械和药价挤出了“水分”,给百姓留下的是优价高质的实惠产品。

“我端了半辈子相机,一点也没干烦,还想再为大家服务二十年。”张世现表示,医疗负担的大幅减轻、看病难问题有效缓解,再加上养老金的上调,自己的钱袋子不仅没瘪,还更鼓了,“生活真是越来越幸福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