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港合作持续升温,多领域频结硕果

紫荆花开海之南


(相关资料图)

编者按

二月春暖,海天一色;紫荆盛放,血脉相融。

琼州海峡的潮水与维多利亚港的波涛相通相连,海南和香港之间的合作正在深度互通互融中结出越来越多的硕果——

近年来,海南秉承“优势互补”原则,通过建机制、搭平台、立项目,深化琼港重点领域合作,琼港经贸往来持续升温。广大香港企业家、青年更是展开双臂拥抱机遇,积极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本报今天推出特别报道,从旅游、投资、创业、教育等领域,关注在琼港资企业、创业青年等群体,讲述两地携手同行、合作共赢的故事。敬请关注。

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景色。新华社发

旅游

琼港旅游互学互鉴,旅游合作新机遇不断涌现

借力香港国际化平台推广海南旅游

■ 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

乘坐双层敞篷巴士欣赏街头夜景、打卡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品尝一碗鲜美的鱼丸粉……兔年伊始的朋友圈里,海口市民梁惠筠记录了她香港之旅的点点滴滴,阔别3年,当这缕“港风”再次吹进心中,她忍不住感慨:“香港,我终于又来了!”

今年1月8日起,内地与香港多个口岸开始分阶段有序恢复人员正常往来。得知这个消息,梁惠筠第一时间办理了赴港旅游签注,她说:“海南和香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再加上香港中西共融、古今交汇的文化魅力特别吸引我,我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到香港旅游了。”

一衣带水两地情,琼港文脉紧相连。一直以来,海南、香港两地旅游客源交流频繁,有许多像梁惠筠一样的市民游客频繁来往于两地,促进琼港旅游业互动互帮、互学互鉴,旅游合作的新机遇不断涌现。

香港是我省最大、最重要的境外客源地之一。2019年,我省累计接待香港游客12.94万人次,直飞航班每周30余班,是我省第四大入境客源市场。

近年来,我省与香港旅游业携手前行,历史、文化、自然等旅游资源的联结共融,把两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双方的旅游发展脉搏愈加同频共振。

2018年起,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与香港中国旅行社、康泰旅行社、美丽华旅行社、新华旅行社、永安旅行社等多家大型旅行社合作,在香港开设了海南旅游产品展示及咨询中心,提供优质的海南旅游产品及套餐,让香港市民及来自全球的游客,即便身在香港也能了解海南,为海南在国际性舞台上建立对外营销渠道以及加大琼港两地旅游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受疫情影响,2020年至2022年,我省入境旅游基本停滞,但其间与香港的旅文联系并未中断,反而力拓新的交流方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游合作。

2021年12月,省旅文厅举办海南自贸港旅游(香港)专场线上推介交流活动,在海口、香港两地通过“云视频”的方式,针对香港旅游业界进行了主题宣传推广,并共同探讨如何实现琼港旅游优势互补,共商琼港旅游交流合作。

针对香港旅客,海口还推出亲水运动之旅、火山风情之旅、文艺休闲之旅、度假穿越之旅、“憨”熊猫自然之旅、乡村古韵之旅、生态湿地之旅等八条特色旅游线路,诚邀香港游客到访椰城。

2月6日起,我国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消息一出,吹响了琼港旅游合作复苏的号角,为业界注入强劲信心。

省旅文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将抓住机遇,积极谋求对港合作,一是借助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优势,利用香港国际化平台推广海南旅游;二是面向国际市场打造“一程多站”产品,充分利用我省59国免签、口岸签等政策,配合境外航线的开通,推出“国际市场-香港-海南”一程多站式的旅游产品;三是推动双向人员交流,加密琼港航线,打造空中巴士,持续推动出台民航客运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境外航线复航。此外,我省还将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合作,开发两地研学旅游市场,推动邮轮旅游合作和发展,让琼港旅游业携手迈向“国际范”。

(海南日报海口2月14日讯)

俯瞰海口城市风光。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创业

在琼创业香港青年、海南源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珩锦:

海南是创业舞台也是温馨的家

■ 海南日报记者 周晓梦

脉冲式电子围栏、蓝牙ibeacon定位设备、门禁闸机……2月13日,在海口市国兴大道国瑞大厦11楼的一间办公室内,王珩锦和创业小伙伴的办公桌旁,放着大大小小的设备。

“有些设备正在调试,后续将应用到具体项目中。”95后香港青年王珩锦,前年在海口设立了一家智能安防科技企业——海南源优科技有限公司,她希望通过自主研发的物联网技术产品,为校园安全、社区安全赋能。

对于这家刚设立不久的科技公司,王珩锦其实早有设想。

“我在香港出生,在海南长大。读完高中后去国外留学学习产品设计,本科毕业时我曾在‘继续学习’和‘创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两个选项之间犹豫,最后还是决定选择后者。”2020年,王珩锦放弃攻读哥伦比亚大学跨专业学科硕士,将自己创业的起点,放在海南。

为什么是海南?“有家乡情结,但更重要的是市场机会和发展机会。”在王珩锦看来,如果说创业初期产品聚焦校园安防系统开发,是因为接送弟弟上下学给她带来的偶然启发;而将公司设在海南,则是水到渠成的选择。

从香港到海南再到纽约,最后再回到海南,在王珩锦的人生足迹里,她把香港和海南都视作家乡,情牵两地深深影响着她的选择。“一方面,近年来,海南自贸港建设很受关注,机遇难得。另一方面,海南在支持香港青年人才来琼发展上有政策、有举措,比如不久前出台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支持港澳青年来琼就业创业实施细则》,这让我们感到鼓舞。”王珩锦认为,年轻人要抓住时代机遇,发展好自己的事业。

广阔的市场空间、多方位的政策扶持,海南正吸引越来越多香港青年来琼追梦。“成立不到3个月,我们中心目前已经吸引了30多家港澳青年企业成功申请入驻。”(中国)香港海南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海南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秘书长周士雄介绍,现在来海南创业的香港青年大多数聚焦在科技、医疗等产业,对于香港青年在琼创新创业值得期待。

创业路上,王珩锦始终充满昂扬斗志:“公司创立一年多来,共取得了100多项专利,以后我们会推出更多的专利和产品。”

新的一年,王珩锦和创业小伙伴忙于多项工作:校园安防沉浸式科普馆建设开馆、项目的验收、针对无人机的低空防御管控系统的产品开发……每一项都按计划进行,一点点步入稳定轨道。对于王珩锦而言,海南是创业起点,也将是她和团队未来发展的宽广舞台。

(海南日报海口2月14日讯)

投资

港资企业海南源香椰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毅:

把“海南味道”卖向世界

■ 海南日报记者 傅人意

近段时间,海南源香椰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毅,在香港和海南之间往返的频率更高了。

2月13日,在海南文昌过完春节后,林毅刚刚回到香港。港琼两地周边发生的一些细微的变化,让这位港商的内心感到振奋:2月起,香港将向中国内地及海外旅客派发50万张免费机票;到香港的酒楼吃饭需要排号,恢复了之前的热闹。

当天,在文昌市会文镇沙港上圮村,占地6500平方米的海南源香椰情食品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给刚加工好的杏仁饼、蛋卷等食品进行打包,这批订单将销往香港市场。

“生机、商机,一切都在慢慢恢复。同时,随着自贸港建设的推动,琼港两地的合作也会愈加深入。”林毅说。

林毅出生在文昌,目前全家定居在香港。林毅的父亲是马来西亚华侨,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回到祖籍文昌会文镇开办沙港珠宝厂,后在1998年成立海南华利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林毅在父亲的嘱托下,将原企业搬迁到上圮村,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更名为海南源香椰情食品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旗下产品有酥卷、蛋卷、信封饼、杏仁饼、月饼等,产品主要销往粤港澳等地区,并入驻大润发、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

“疫情这3年,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好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和自身的努力下,我们没有裁员降薪。”林毅说,目前,公司已经和海南多家企业开展合作。

去年,海南源香椰情食品有限公司和中石化海南分公司合作,企业生产的月饼铺设在多个加油站网点销售,广受市场欢迎。同时,企业和海南农垦果蔬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将菠萝蜜、芒果、斑兰等制成的海南特产,销往港澳市场。

不止于将“海南味道”卖向更广大的市场,林毅还敏锐地嗅到更多商机。

他十分关注海南自贸港富有“含金量”的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这段时间,他和多个国外商家洽谈,希望未来能将马来西亚咖啡品牌引进海南投资设厂,将澳大利亚牛肉、奶粉、红酒等产业引进海南发展。

“这几年,我们感受到海南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希望能成为自贸港招商引资的‘推销员’,让更多海外企业来家乡投资设厂。”林毅说。

企业设在文昌,他也感受到当地政府部门对港资企业的“呵护”。目前,文昌正在打造海外新生代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将为更多的港商和海外华侨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建设自由贸易港,这是海南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让海南越来越好。”林毅说。(海南日报文城2月14日电)

教育

海南籍香港同胞张运年积极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蚕丝计划”为乡村孩子托起梦想

■ 海南日报记者 昂颖

“哇,原来花开的过程这么美!”近日,海南日报记者走进定安县龙湖镇中心学校的一间教室内,站在讲台上的老师神情专注地授课,学生们盯向讲台前方的投影幕布,兴致盎然。

此时,正播放着基于延时摄影技术拍摄而成的凤仙花从含苞待放到迎风怒放的全过程。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逼真影像,让听课的孩子们啧啧称奇。

这是定安县“蚕丝计划”教育项目的一个缩影。2021年3月,“蚕丝计划”发起者、海南籍香港同胞张运年在海南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发起集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为一体的“蚕丝计划”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蚕丝’是英文Chance(机会)的音译词。‘蚕丝计划’的意义是,帮助更多家乡的乡村孩子拥有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根据调研结果,张运年将海南定安、屯昌的60所乡镇学校作为试点,捐出价值100万元的语数英课程。2022年“99公益日”,张运年再次捐出价值100万元的名师在线课程,赠给海南偏远乡村的学生及环卫工人子女。

“自然科学启蒙要趁早。通过这个‘美丽科学教学平台’的趣味教学,让每堂自然科学课‘活起来’,让孩子们发现自然之美、科学之奇。”定安县龙湖镇中心学校副校长郑福介绍。

“蚕丝计划”还为试点学校近300位乡村教师进行系统的线下培训。“我们不仅要对学生提供帮扶,同时还要帮助当地教师提升教学教研质量,增强乡村教育‘自我造血’能力。”张运年表示。

举办科学教师研修培训课、开展科学影像展示教学活动、建立微信群解答教师遇到的教学问题……张运年多次邀请教育资源发达地区的知名学者在线指导乡村教师授课,以此提高乡村教师教学水平。

定安县岭口镇中心学校教师周诗尧参加了“蚕丝计划”全部培训活动,“我对公开课观摩的印象很深,从中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并通过课堂教学把更多科创故事分享给孩子们。”

截至目前,“蚕丝计划”已为试点学校全部开通了教学平台账号,并开展多场公开课观摩、课程培训等活动以及近20场科普讲座。

此外,张运年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调研,分析海南乡村教育信息化普及存在的问题,评估“蚕丝计划”提供的教学实践方案。张运年希望,为海南乡村教育信息化研究搭建桥梁,助力教育均衡化发展。

“春蚕丝方尽,育人终不悔。”张运年表示,将尽己所能,联合海南教育部门织密“一张网”,托举起乡村孩子的梦想。

(海南日报定城2月14日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