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 曹马志
“快来看看,咱们这儿有个特别的鱼类‘托儿所’,难得一见!”2月6日一大早,儋州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工地,海南日报记者刚到库区,项目生产调度员强江涛就自告奋勇当起“导游”,带领记者参观他口中的鱼类“托儿所”——鱼类增殖站,探秘一条鱼如何拿到放流入河的“入场券”。
(资料图片)
从库区大坝出发,走几分钟就来到鱼类增殖站,只见两三栋现代化小楼整齐排列,数十位工人正忙个不停。“他们正在加紧精装修,为了让小鱼儿早日住进去。”强江涛告诉海南日报记者,鱼类增殖站建成后,一年将放流25万尾鱼,鱼儿入河前都得经过这个“成长车间”——
“这栋楼是苗种培育车间,有1829平方米,整个增殖站属它面积最大,超级宽敞。”强江涛指着一栋主体结构已经完成的培育车间介绍。
走进培育车间内部,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池子引人注目。据了解,这是苗种培育池。每个池底呈浅锅底形,池体地上部分高0.5米,地下部分埋深1.2米,共有18个,半径3.3米,另外有10个半径1.5米的培育池。
“这是池子边预留的管道口,接下来很快就要陆续安装设备,设循环水系统供水。”蹲在一个培育池旁边,强江涛和记者说起该池子的“秘密武器”:设置罗茨风机及配套进气管,为养殖水体曝气充氧,日设计换水15次,保障鱼儿吸到充足的氧气。
随后,记者走进苗种培育车间旁的催产孵化及开口苗培育车间。“放流的鱼类都在这里出生。”强江涛介绍,该车间1010平方米,车间内有两个容积约15立方米的圆形催产池,40个开口苗培育缸。
“放流鱼苗如何源源不断?”面对记者的疑惑,强江涛先是回了“硬件、软件”4个字,接着娓娓道来——
前者指鱼类增殖站的建筑功能布局。项目建设上述两个室内专用车间外,还设置了户外防疫隔离池、饵料隔离池、1#亲鱼池、2#亲鱼池、污水处理、科研等配套设施;后者指牵手渔业科学研究机构,强化专业技术支撑,根据所在的北门江生态系统、江段水域面积、现阶段天然河流渔业产量等,主要选择本土鱼类进行科学的人工繁育、增殖放流。
离鱼类增殖站不远处,一座高62米的大坝已经成形,横跨北门江干流。中国水电四局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副经理司续红说,考虑到工程对水系生态的影响,项目部投入4200多万元,专门为鱼类建设“托儿所”,以逐步恢复北门江的鱼类资源,维持该河段鱼类自然种群的延续,丰富生物多样性,更好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司续红说,鱼类增殖站去年4月开工,目前正在加快冲刺收尾阶段,计划今年5月投入使用。通过科学发展“以渔抑藻、以渔净水”的生态渔业,保护和改善库区水体环境,将发挥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
(海南日报那大2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