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随着企业改制、工厂外迁,曾经机声隆隆的厂房陷入一片沉寂。

用文旅之手“点石成金”,将沉默寂寥的工业遗产变成朝气蓬勃的创意园区。在襄阳,一处处蝶变重生的文创园奏响了工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乐章。

老厂房变身文创园

沉寂了13年之久,位于樊城区汉江路的原橡胶厂终于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迎来了精彩蝶变。昔日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了以白、灰、黑为主色调的工业建筑,原创音乐、潮玩集合店、非遗手作、高定服饰、创意咖啡馆等新业态相继签约入驻。围墙拆了,憨态可掬的功夫小子雕塑、时隐时现的地面喷泉让这里成了新的网红打卡点。

若不是对比新旧照片,听老员工、老居民讲述,没人会相信“建设汉江”文化创意园曾是闹市区的一处“伤疤”。

原橡胶厂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主要为汽车产业提供橡胶零配件,既见证了产业兴起时的辉煌,也经历了改制的阵痛。

2009年,原橡胶厂迁至日产工业园,热闹的车间告别了隆隆的机械声,陷入一片沉寂。“服装厂、食品加工厂、仓库、汽修厂……东一家西一家,毫无规划。”厂里的老员工回忆道。

两年前,建设系列创意园创始人刘翀云和团队正式接手原橡胶厂,“建设路21号”的设计者们再次用创意激活了老厂区。强烈的艺术感扑面而来,刘翀云还在园区内预留了剧院、城市书房的位置,用街头剧、影展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

“建设汉江”文化创意园占地16000平方米。为了保证园区的文创属性,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定位。前几天有一家江苏的酒企想要入驻,刘翀云给对方划出了“硬杠杠”,要求展厅必须带有文化属性,展示酒的酿造工艺、品牌故事,而不能单纯定位为产品销售展厅,“文创园要变‘招商’为‘择商’,强化文旅融合和互动体验。”

文旅赋能 精彩蝶变

银河运动公园、“建设路21号”、六〇三文创园实现了精彩蝶变。

银河运动公园位于樊城区人民西路与霁月路交会处,总占地面积34.5亩,原来是湖北银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处棉花仓库,通过对旧厂房进行改造,建设了涵盖高档恒温泳池、健身中心、蹦床公园、室外足球场、室内篮球馆、室内攀岩馆等各种设施,并配套银河创意孵化楼、银河文化精品酒店、银河餐咖吧等多种形态,每日到访量约500至800人次,年收入约1000万元。

“建设路21号”本是原襄樊市第一针织厂厂区,后因工厂经营亏损破产,厂房闲置多年。2015年,襄阳合创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湖北襄阳亚奇针织股份有限公司着手改造这处没落的老厂房。按照修旧如旧的思路,工业建筑的“钢筋铁骨”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设计者还在墙面进行涂鸦,在墙角栽种雏菊……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特色餐饮等中小型企业、个人工作室纷纷进驻,老厂房迎来了精彩蝶变。

六〇三文创园的前身是文字六〇三厂,是一家有着光荣历史的三线工厂。为支援三线建设,上海市印刷五厂、上海革命印刷厂、上海市商务印刷厂、中华印刷厂、北京新华书店总店发行所的骨干来到襄阳,用青春和汗水浇灌出了“印刷之花”。2010年,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投资3亿元,在襄阳高新区成立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文字六〇三厂的印刷板块整体迁走,原有的厂区向文化创意园区转型。红砖墙、老厂房,三线工厂的原貌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体育健身、艺术培训、书法研究、特色餐饮、休闲民宿等业态相继入驻,时尚和怀旧在这里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挖掘潜力 盘活存量

襄阳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工业重镇,三线文化、工业文化底蕴深厚。

2019年,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山重工集团三线火箭炮总装厂旧址(位于老河口)上榜。

位于谷城县茨河镇的5713工厂,同样拥有宝贵的文旅资源。5713工厂始建于1969年6月,是空军装备修理系统唯一一家三线风貌保留完整的工厂。2019年,该厂以“三线记忆、航空印象”为主题的“航空知识培训馆”正式开馆。该馆设航空综合知识培训馆、发动机知识培训馆、“三线记忆”文化主题馆三个展馆,拥有实物展品120余件(套)。

厚重的工业文化、保存完好的老厂区吸引知名演员、导演贾玲来襄取景。2021年,由贾玲执导、取景襄阳的《你好,李焕英》火爆大银屏,影片主要取景点原卫东机械厂、湖北化纤厂、六〇三文创园成为网红打卡点,六〇三文创园内旅游民宿“一房难求”,特色餐饮“一座难求”。

为推动文化旅游与工业深度融合,市文化和旅游局结合影视IP带来的工业旅游热,推出了八条网红打卡旅游线路,涵盖古隆中、襄阳古城、唐城、汉城等传统景区以及原卫东机械厂、湖北化纤厂、六〇三文创园等新晋网红打卡点。

此外,今年出台的《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特别提到,“推动文旅+工业。探索通过文化展览模式、创意产业模式、都市休闲模式、工业旅游景点模式,加大对工业遗产资源的更新利用力度,推动‘城市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变。”

(记者 彭艺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