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海南日报记者 徐慧玲

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通过科学育种满足特殊群体在营养摄入上的“定制化”需求?1月6日,在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围绕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功能稻米发展方向等话题同台“论稻”,分享水稻育种最新科技成果,助力推动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不仅是要吃得饱,更希望吃得好、吃得健康。“我们通过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实践,培育了一系列高产优质新品种,并进行了大面积的生产推广,为解决‘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提供了有效途径。”李家洋在作《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演讲时说。

据悉,分子设计育种能够实现从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转变,是一种新的保障粮食安全的技术体系与途径,其特点是精准、高效、综合、安全。“利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我们成功培育双季早粳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填补了双季早粳稻品种在我国水稻生产中的空白。”李家洋说。

“在推动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转型过程中,主粮作物之一的水稻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胡培松认为,功能稻米作为一类特殊功能的水稻产品,是营养导向型农业、功能农业或功能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功能细分来提升水稻产业、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利用分子精准设计等育种技术,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还可以满足“众口难调”的个性化需求。

“我国已经研究出不少功能性大米。例如,刘耀光博士团队研发了首例富含花青素的水稻新种质‘紫晶米’,花青素可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还有团队研发出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高抗性淀粉稻米。”谈及功能稻米未来的发展方向,胡培松认为,功能稻米不单单针对“病人”,实际上具有很好的预防功效,适合所有人群。他倡导功能性稻米的大众化消费能优化居民的饮食结构,提升消费者对功能稻米及其产品的黏性,助力推动功能稻米产业化发展。

(海南日报三亚1月6日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