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刘冀冀 马珂
1月1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印发《<海南农村疫情防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十项任务清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资料图】
《通知》明确,当前,我省农村地区疫情进入快速发展期,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从2023年1月2日至2023年1月20日,全省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体人员必须在岗坚守,积极投身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海南农村疫情防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十项任务清单》抓好落实,省医疗救治组将适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检查。
《海南农村疫情防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十项任务清单》的具体内容为:
一、摸清重点人群,当好“排查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会同镇村干部摸清辖区内合并基础性疾病的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候鸟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人群底数,并建立台账。
二、加强健康教育,当好“宣传员”。充分采用视频、电话、微信(群)等方式,注意利用开展健康服务等时机,配合镇村干部宣传引导农村居民和“两节”期间返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聚集、少聚餐,注意咳嗽礼仪。
三、做实家签服务,当好“服务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整优化家庭医生团队建设,落实家庭医生团队长(团队长全部由全科医生担任)负责制,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全部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分类分级做细做实家签服务。
四、做实健康服务,当好“管理员”。家庭医生团队会同镇村干部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具备条件的高、中风险人员开展“降红”“降黄”行动,实施定人包干、全专结合、优化治疗等针对性措施,制订具体的时间表,如期完成“降红”“降黄”任务。
五、保障就近就医,当好“守门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保障所需”的原则设置发热诊室,加强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加强药品和相关设备配备,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保障发热患者就近就医。
六、加强健康监测,当好“监测员”。对经评估后有需求的人员通过提供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等设备,开展血氧监测。家庭医生团队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的高、中风险人员,每周通过线上或上门等方式提供健康监测服务各不少于3次、2次。加强孕产妇、婴幼儿健康监测。
七、协助及时转诊,当好“转诊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主动与上级专家团队和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凡发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指氧饱和度<93%等患者,立即协助转诊或协助急诊就诊,并采取氧疗服务等应急措施。
八、加强用药指导,当好“指导员”。家庭医生团队配合镇村干部加强农村居民的用药指导与宣传服务,及时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指导服务,引导村民合理选用中成药、中药汤剂,防止因不当用药引发事故。
九、做好疫苗接种,当好“接种员”。家庭医生团队积极配合镇村干部上门为老年人及家人做相关好政策和知识宣传发动工作,做好评估工作,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努力做到“能接快接、能接尽接”。
十、关注群众诉求,当好“联络员”。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及时改进提升自身工作,及时向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群众关心关切。配合镇村干部全面开展重点人群“关爱行动”,配合做好上门问健康、上门发放“健康爱心包”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