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3月21日,由深铁集团、中铁南方组织建设的深圳市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以下简称黄木岗交通枢纽)下沉隧道通正式通车,自此,黄木岗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城市配套等功能基本形成,为深圳建设更高水平的枢纽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黄木岗交通枢纽占地面积16.90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9.40万平方米,是国内首座“桥、站、隧”一体化的交通枢纽,更是集“交通一体化、功能一体化、空间一体化”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典范。此次开通的黄木岗交通枢纽下沉隧道为城市主干路,是枢纽“隧、站、桥”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U形槽+隧道段两部分组成,全长1320米,其中隧道段长933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

黄木岗交通枢纽下沉隧道位于枢纽车站上方、立交桥和地面道路下方,周边环境复杂敏感,隧道建设期间涉及超深超宽基坑、临近既有线及高大建筑物,安全风险大、施工组织难、技术要求高。在深铁集团和中铁南方的精心组织下,施工单位中铁一局、中铁四局、中铁隧道局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创新采用BIM虚拟建造和有限元力学分析指导施工组织,积极应用低净空成槽机、低净空双轮铣、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等新工装新工艺新工法,突破超深超宽基坑支撑难、低净空环境下地连墙施工等难关,减少了施工对周边建筑和环境的影响,确保了施工安全平稳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施工工程中,项目技术团队聚焦城市中心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造关键技术,创新研发、大胆革新,在下沉隧道封闭段采用国内最大规模悬挂式车道结构体系(预应力吊墙结构,悬吊长度250米)。该体系摒弃传统梁、柱体系,引入有粘结预应力侧墙的无梁、柱体系,创造性地将三车道的隧道结构悬吊在轨道交通车站结构顶板下,满足隧道分幅曲线的线形设计效果,将道路、建筑、结构统一融合,释放了下部空间,增大净空的有效利用,实现了黄木岗枢纽独有的V柱空间。

除此之外,为提升道路行车舒适度,施工单位还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大胆采用3D数字化摊铺技术,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优势,极大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其IRI值显著提升到0.82m/km,较规范要求的1.2m/km有大幅度提升,成为本工程中的一大亮点,为市民美好出行奠定了坚实基础。黄木岗交通枢纽下沉隧道通车后,有助于打通黄木岗片区的交通堵点,优化市政道路交通接驳,实现快慢分离,提升交通枢纽的运转效率,让市民出行更快捷、更高效、更舒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