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摆拍骗流量、恶意炒新闻、卖惨求变现……这些违背了公序良俗,甚至涉嫌违法违规的操作,你是否也在某些“自媒体”上看到过?
针对这些乱象,中央网信办近日部署展开了“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要求着力解决“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运营行为失度等深层次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这次行动还特别强调了要探索运用经济手段强化“自媒体”监管。中央网信办此番重拳出击“自媒体”乱象,既是正本清源之举,也是向整个行业敲响的一记警钟。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自媒体”蓬勃兴起,不仅为群众提供了表达言论、展现自我的机会,也为灵活就业提供了新的平台。但是在平台和个人流量冲动的共谋之下,却呈现出了泥沙俱下的趋势。有的“自媒体”为了吸引流量、攫取利益而发表一些煽动网民情绪的内容,更有甚者竟然编造谣言、恶意炒作热点社会事件,丝毫不在乎与言论自由相伴的界限和责任。比如,日前就有“自媒体”账号专门在凉山摆拍做“伪慈善”,还有人大肆借“胡鑫宇事件”造谣传谣、带偏舆论方向……如此种种,不仅消耗着公共资源和公众耐心,更是扰乱了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尽管这些摆拍、炒作行为最终被揭穿,事后的处罚也不可谓不严厉,但仍旧有“自媒体”对无底线“炮制”所谓的爆款产品蠢蠢欲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一些“自媒体”和平台的眼中,理性、事实、真相远不及“真金白银”来得重要。对此,采用经济手段来遏制“自媒体”乱象,即是切中要害的务实之策。就此而言,有关部门既可以用经济手段堵流量、清粉丝、禁牟利,让那些哗众取宠的“自媒体”黯然退场;也可以用经济手段鼓励和引导“自媒体”发挥向上向善的积极作用,让那些优质且自律的“自媒体”C位登场,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注入更多正能量。
当然,整治“自媒体”乱象并非“一家之事”,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除了要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更要强化监察力度,还要加强对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导。当舆论场中,不再有被非理性情绪裹挟的“吃瓜群众”时,追求“毒流量”的“自媒体”也将失去其生存的土壤,真正实现让退场了的“自媒体”再无返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