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民声】

舒年

近日,商务部发言人表示,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这一发言,迎来了不少积极评价。

修鞋、配钥匙这类“小修小补”摊点,过去在城镇的街巷并不鲜见,但后来逐步消失。有一部分是因为市场原因消失的,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补鞋缝衣服的小摊自然需求下降,但也有一部分是和城市社会综合治理因素有关,一些城镇在社会治理中,未能为“小修小补”留出空间,使得这些摊位逐渐从社区周边退场,居民“小修小补”需求难以满足。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地方让“小修小补”退场的理由是市容管理等。

当然,让“小修小补”回归百姓生活,并不意味着小摊位可以摆进住宅楼,可以占用绿化空间和交通通道,破坏市政市容环境,这是因为,“小修小补”回归百姓生活的前提,是规范有序。在规范有序的前提下,既兼顾市容整洁有序,又兼顾百姓需求。而如何实现这样的规范有序,则需要在社区生活圈内合理精准布局。这样的布局方式既要有市场机制调节,也要有一定的社会管理措施。

毕竟,按照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概念,合理的“小修小补”摊位密度,应当是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合理分布,而不一定是每个小区都要有,不是一拥而上越多越好。以此类推,在完善社区消费供给设施时,类似的设施应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圈一策补齐短板。在补齐短板的过程中,应当利用好现有消费设施,实现“一店多能”,在发挥资源最大效益的同时,也更好地促进社区消费,激发小微市场活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