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

罗筱晓

刚刚过去的情人节,最近在全网走红的ChatGPT当了一次气氛组成员——帮使用者写情书。


(资料图)

所谓ChatGPT,简单说就是一款可以根据用户指令完成任务并且能与人互动、聊天的软件,属于一种人工智能(AI)产品。由于ChatGPT在信息与资源整合方面的能力远超此前的人工智能产品,用户可以和它持续对话,用它写代码、写论文,甚至让它写一首诗歌甚至构思一篇小说。

也许正因为此,一项针对9个不同国家的受访者的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人计划在今年情人节时用ChatGPT给爱人写书信或歌曲。

于是,一个不算新的话题又一次引起了讨论:除了具备计算、搜索、存储等客观性很强的能力,AI产品是否能进行向来被视作与人类精神世界紧密相连的创作活动?

ChatGPT真的很强大。在一些公开报道中,按测试者要求,它分别以莎士比亚、“谢耳朵”、刘慈欣等人的身份或风格写情书。从交出的“作业”看,ChatGPT的确能从每个人的性格、专业甚至经典语录出发写出各种“定制”情书。

比如,在以刘慈欣风格写的情书里,ChatGPT多次用到了宇宙的概念;而在以美剧《老友记》中的钱德勒·宾的身份写情书时,ChatGPT不仅提到钱德勒·宾爱讽刺人的特点,还将“你是我的龙虾”这句经典台词放入其中。

从某个角度讲,在写情书这件事上,世界上没有人能超过ChatGPT。然而,换一个角度,这样的“写”似乎又很难被称为是一种“创作”。因为即使ChatGPT可以将所有经典角色或知名人物的特点或故事烂熟于心,它的情书始终是一种模仿,或者说是信息的再组合。

对于创作的本质,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但对于好的创作人们大概都会同意两点:其一它是“无中生有”式的创新。比如同样是情话,王小波说“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我留着明天再祝”是一种创作,他人再说就是一种“借用”。其二它是特定情境下最合适的表达。比如鲁迅曾写下“从明年起我当勒令学习,反抗就打手心”这样的句子,单看极不符合他的“人设”,但放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就是再合适不过。

遗憾的是,上述两点要求,目前的人工智能产品都还难以达到。

在科幻电影《她》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尽管人工智能已高度发达,男主角却保有一份古老的工作——帮他人写信。因为心思细腻感情丰富,他能根据顾客提供的资料写出感人的信件。

这不仅是科幻作品的设定。现实里,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复杂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尚未被完全理解,这就意味着人的感受和想法无法通过模型或算法被分解或找出规律,而这些恰恰正是从古到今人类进行精神文化创作的源泉,也是写信员的职业不会被代替的原因。

其实,又何止是创作。纵观国内外的科幻影视剧或文学作品,功能远超ChatGPT的AI产品比比皆是,关于“机器取代、操纵人”的话题也多有呈现。有意思的是,这些作品中,在AI们眼里人类最大的软肋和最大的资本往往是同一种东西——情感。

情感让人类的理性多了诸多变数,同时也让人与人之间有了AI产品无法理解的连接。这就好比ChatGPT也许很快能为心脏疾病治疗提供有效建议,但对于“心”,它却无能为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