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陈婉扬
近日,有网友分享视频:发现大量布洛芬连同其他药物一起被扔在楼下垃圾桶里,这些药品均未拆封,保守估计有上百盒。另有网友晒出自己购买的1000片退烧药,因到货较晚,失去了用途,如何处理成了难题。(据《法治日报》2月17日报道)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初期,“囤药”成了热词。如今,曾经“一片难求”的布洛芬出现在垃圾桶里,这不仅是巨大浪费,也暴露出人们对随意丢弃药品可能带来的环境危害缺乏了解。废弃药品属于生活垃圾中的危险废物,随意丢弃后,药物成分会进入自然环境,久而久之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亟需强化药物回收意识,建立长效、完善的药物回收机制,使其成为常态。
提高公众对废弃药物危害的了解,强化药物回收意识,是推动药物回收的基础。医生、药剂师在发放药品时,应告知患者随意丢弃药物的危害和回收药物的渠道。药企也应考虑在药品包装上添加提醒,引导大众参与回收。患者身边的药店、社区医院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应设置药物回收点。同时,执法部门要加大对违法收药惩处力度,规范化药物回收渠道。理解了回收药物的意义,又有便捷的途径,人们自然会加入。
明确各主体责任,探索建立长效的药物回收机制是关键。作为生产企业,药企对药物成分、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最为了解,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药物回收。政府部门应起到组织监督的作用,敦促其与药店、医疗机构合作,共同制定药物回收的流程、规范。相关部门要对回收、分类、运输、销毁等关键环节实施监管,让回收药物的去向更透明。目前,可利用药品追溯码信息化管理全过程,提高效率。在此基础上,各地应积极探索,总结成功经验,长效、统一的药物回收机制才有望实现。
药物回收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形成高效、可持续的机制。而在当下,吸取过度“囤药”的教训,合理购药、用药,是每个人力所能及之举,也是减少药物浪费的根本途径。说到底,有了这种意识,建立长效药物回收机制才更有意义、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