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
(资料图)
从一名职校生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27岁的邱军强用技能擦亮人生实现逆袭。
赵春青 绘
2014年,18岁的邱军强从安徽省宣城市工业学校毕业,成为江南泵阀车间里的一名学徒工。
邱军强出生于农村家庭,在职高学习的是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虽然没有高学历,但他一直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作为工厂新人,半年的学徒期里,他每月只能拿到600元,伤手、烫伤、皮肤皴裂等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同学都劝他放弃走技术道路,到外地谋求更好的发展,但是,性格倔强的他却想在技能路上干出名堂。
他不仅虚心向师傅学、向同事请教,还在业余时间参加函授培训,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获得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学历。夜晚,当别人通过上网、K歌、玩游戏等进行娱乐消遣时,他却一头钻进书海,孜孜不倦地学习泵空化基础、泵流体力学等理论书籍。
一次次“充电”为邱军强在工作中的持续创新打下了基础。
在研发隔离套车用夹具过程中,他经历了数次失败,但依然屡败屡战,在原有的锥度套上切割出了一条一条的空间格,释放锥度套膨胀和压缩的空间,使隔离套的加工良品率提升到了99%,成功解决了磁力泵“跑、冒、滴、漏”难题。后来,研究成果“基于大型脱硫脱硝离心泵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让他获得了2019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19年,为进行技术研发,他对脱硫脱硝行业机械技术进行了系统探索,同时对案例模具结构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在那段研发的日子里,他反复试验,甚至开启了“昼夜奋战模式”。经过数次打磨,他对原有技术进行改进,创新推出多向模压成型技术,在创新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9年来,在企业科技攻关中,邱军强取得了降低化工泵振动烈度的轴承改进工艺等4项发明专利,并和团队一起研发出ZBF高吸程耐腐耐磨自吸泵等6项新产品。其中,CMB、FMT两项新产品近两年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956万元。他的绝活“机械加工”入选2021年“长三角百项工匠绝活”。
别人问邱军强为什么这么拼,他笑呵呵地回答道:“解决了一个个泵阀产业的‘卡脖子’难题,自己睡觉都更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