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项目“点对点” 协会服务“撬动面”(主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人日报-中工风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张家森
“这个菜真好吃!” 听到客人的夸赞,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小筑民宿的厨师张师傅笑得合不拢嘴。北京市门头沟区工会积极引进餐饮协会、烹饪协会等社会组织,打造特色菜,分期分批培训厨师,助力乡村振兴。
这是北京市总工会加强对劳动领域有关社会组织的联系引导工作,服务社会、服务职工的一个缩影。如今,北京工会初步形成了日常工作体系健全、联系服务渠道通畅、引导社会组织有力、凝聚职工成效显著、职工群众广泛称赞、服务大局作用明显的工会联系引导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的工作局面。
打造服务职工的品牌
“我们身处河北,依然能感受到来自北京市总工会的关怀。”首钢集团京唐公司一线职工小张动情地说。
首钢集团京唐公司在职职工数量约8000人,由于公司位置比较偏僻,职工面临一些难题。“职工渴求心理健康知识,我们也对职工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视。”首钢京唐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他们向北京市总工会申请建设职工心灵驿站。不久后,一个涵盖多功能区的职工心灵驿站就完成建设并启用。 2020年至2021年,京唐公司工会又连续两年向北京市总工会申请“EAP项目——辅助职工发展计划”,为企业职工减压赋能。
为引领劳动领域的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优质服务,市总通过举办业务培训班、专题调研、共同开展活动、召开工作联席会等方式,加强联系沟通,提升项目运作水平和协同工会服务职工的能力。
北京市总工会社会联络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们打造的公益班车、街道心灵驿站、工企联动三级覆盖、换位职工爱心驿站等工作品牌,先后被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金奖、银奖等。2021年,市总推荐的4个品牌项目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服务职工优秀项目。“这些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大了,也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该负责人说。
多措并举激发活力
如果说打造“品牌”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和服务项目,引导其更好地为职工服务是“点对点”式工作,那么,如何以“点”撬动更大的“面”,则是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为做大做强所属各协会,增强直接联系服务职工的能力,2017年11月,北京市总工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直管社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在现有8家直管协会的基础上,在职工需求集中、示范牵引力强的领域培育孵化15家左右直管协会,通过理顺工作机制、加强管理监督、强化服务扶持、加大购买力度等措施,一手抓规范化建设,一手抓效能发挥,激发协会活力,力争实现直管协会直接联系服务职工100万人的目标。
北京清洁行业协会是清洁服务行业的社会组织,其服务、管理对象是清洁服务企业及其职工。该协会负责人翟佳梁介绍,目前,北京有3000余家清洁服务企业,职工约35万人。经调研统计,行业一线职工80%以上为外来农民工,80%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80%年龄在40岁~60岁之间。“许多企业无法满足职工的培训需求,职工所受专业培训严重不足。”
2016年,北京市总工会以“暖·聚合社会组织,服务首都职工”为主题,面向全市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其中就包括清洁行业。北京清洁行业协会承接了这一项目的内容。项目实施6年来,已有115家北京各区清洁服务企业参与项目培训。先后组织大小培训近千场,为企业培训内训员500余名,近6万人次一线职工接受培训。
在北京市总工会的指导支持下,这些协会的活力被激发出来。北京铸锻协会围绕市政府确定的产业转移工作,积极开展搬迁企业和职工的心理疏导工作,先后为3000多名企业职工进行了心理疏导;北京室内装饰协会承办的《培养古建室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继承人》培训班,吸引了500余人参加培训,发挥了北京在古建施工方面的优势,助力古建技艺的传承;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承办的“新芽计划”搭建起政府、高校、企业、社团及志愿人士联合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公益平台,向大学生分享现代企业招聘、培训、管理的经验,已经走进10所高校,为3000余名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服务。
完善“二级枢纽”工作体系
近年来,北京市总工会累计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500余个,开展活动7000余场次,服务职工70余万人次。服务项目涉及技能培训、困难帮扶、职业安全、职业发展、子女教育等诸多领域,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北京市总工会社会联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成绩,离不开市总工会顶层设计以及工作机制、工作规范的支持。市总印发的《关于发挥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引导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和具体的12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为开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与此同时,为加强工作领导,在市总工会层面成立了工会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市总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在工作层面,由社会联络部具体负责实施创新示范引领工会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加强对有关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的联系引导各项工作。在区级层面,各区工会也陆续成立了社会工作专门机构。
为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和工作开展的制度化、规范化,市总先后制定出台了制度文件,厘清了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的环节和程序,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加以规范。同时制定了立项评审、中期评估、绩效考核3项评分标准,拟定购买服务合同、第三方监管合同2个示范文本,将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们工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升,满足了职工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工会工作手臂也得到了延伸,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实现了扩大;带动了一批劳动领域有影响力、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发挥了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