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记者 姚怡梦


(资料图片)

金秋九月,微风徐徐。长安街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天安门广场上国庆大花篮正紧锣密鼓地搭建中。

长发盘在脑后,工服干净整洁,带上白色手套,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客运分公司1路车队驾驶员常洪霞坐在驾驶室内,腰背挺得笔直,双手握住方向盘。1路公交车在她的控制下平稳地开过长安街。

从位于北京西部的老山公交场站出发,一路向东至四惠枢纽站,这辆18米长的“中国红”纯电动公交车,贴紧祖国的心房,将活力的血液送至首都的大街小巷。2014年起,常洪霞几乎每天都会驾驶着1路公交车往返两到三圈儿,一圈儿是54.2公里,大约用时144分钟,虽然辛苦,但常洪霞却觉得无比骄傲。

1路女掌舵人是怎样炼成的

凌晨4时出门,检查健康码、到调度室报到、测试酒精浓度、安全宣誓、领钥匙,然后登上公交车检查设施、消毒、打扫卫生,按点发车,常洪霞一天的公交驾驶工作正式开始了。

“我喜欢上早班,因为车越开越亮。尤其是冬天,三四点钟的时候,天还比较黑,每天能看到太阳升起,迎着朝阳,我觉得心情特别好。”常洪霞说。

常洪霞与公交的缘分要从儿时说起。“我从小就觉得开公交车是一件特别威风的事情,特别是女司机,英姿飒爽!”1995年,常洪霞当上了一名公交售票员,5年后,一心想当驾驶员的她通过努力考取了驾照,并在第二年如愿握上方向盘。

那时候,驾驶公交车对体重只有80多斤的常洪霞而言,难度系数可谓非常之高。“我刚开始学车的时候,方向盘不带助力,在拐弯的时候就需要用胳膊的力量,或者是半坐着,用腰的力量带动上身打方向盘。胳膊没有劲儿,你就控制不了这么大的车。”集团里的老师傅常被常洪霞吓住。“公交车驾驶椅宽,我又瘦小,对面的司机说我开车跟无人驾驶似的,都找不着人。”说起这段经历,常洪霞也不禁笑了起来。

没有劲儿咋办?练呀!师傅说,你回去端着半盆水当做方向盘,单腿站立右脚悬空,就跟开车似的。“刚开始就憋了几秒钟,就已经胳膊都酸得不得了,但是时间一长,力度全都有了。”不仅胳膊的力量上来了,常洪霞还学会了控制右腿的力量缓踩油门刹车。“你不能一脚深一脚浅,老话讲跟摇煤球似的,坐你的车那肯定是不过关。”

55个路口,28个红绿灯,哪个路口的行人和车辆多……这些常洪霞都烂熟于心。每到这些路段,她都会提前采取措施,不会让乘客有任何颠簸感。

至今,常洪霞已安全行车21年,安全行驶里程达50余万公里。原本瘦小的姑娘如今已经练出了肱二头肌,手掌也变得不似从前那般柔软。

对待乘客像家人一样

长安街上十步一景,临近十一国庆假期,不少游客专程来北京打卡。“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在公交车里听“导游”讲解只有在1路才有。“三站地一宣传,涵盖了长安街沿线景点介绍,还有播报升降国旗的时间。这是1路的传统。”

常洪霞最喜欢的就是车厢里浓浓的家味儿,像带着家人旅游一样亲切。“在北京站候车的乘客上车问我能去哪儿转转,只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告诉他去王府井步行街,有特色也不堵车。还有抱着小孩子的北京游客来看花坛,我会建议他们在公交车上看,过了高峰期再来。乘客们会听取我们的建议。”常洪霞认真地说道。

“一位乘客下车的时候,手提袋破了,东西撒了一地。他问有塑料袋吗?当时我们只能说对不起,没有。”这件事儿引来了常洪霞的反思,能不能把应急的小物品汇总放在车厢里,1路特色的暖心箱便应运而生。

“最开始我们车组四人,谁家里有什么就拿什么,老花镜、胶条、雨伞……暖心箱弄上不到一周的时间,有一个乘客的鞋底掉了,我们用胶带从鞋面到鞋底给他缠了两圈,才顺利回家。”

充电宝、医用口罩……随着时间的推移,暖心箱里的东西符合当下需求,体积也更小巧,并且固定了位置。像对待家人一样,乘客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只是说一句关心的话,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1路沿线串联着同仁、协和等多所知名医院,车上的老年乘客也越来越多。一位大爷在东单站准备刷卡下车时,发现公交卡和医保卡都不见了,特别着急。

面对老人的焦急,常洪霞宽慰道:“您呀别急,今儿回家赶紧让子女带着补一张,着急这卡咱也找不回来。还有出门儿的时候,公交卡跟医保卡一定要分开放,不然要丢一块丢了。”“小姑娘你还挺会说,我这还挺着急的,让你一说好多了。”

朴实的大爷随手从购物车里掏出一个大苹果给了常洪霞。这个苹果常洪霞始终记得,“我们家里边也有父母,也丢这丢那。”常洪霞笑着说。

“老公交”有了“新面貌”

2017年10月22日,新能源18米纯电动“中国红”在1路投入运营,为这个历经沧桑的公交线路注入了新元素。“到今年,1路有90部‘中国红’,全部安装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如果遇到突发情况,还能一键报警、一键联系到区域调动中心,不仅节能减排,行车也更安静安全。现在,刷卡机也可以自动查验乘客的核酸结果。”常洪霞骄傲地介绍着自己的爱车。

“官配”的高科技让常洪霞感受到了,同时也让她意识到,要紧跟时代步伐,研习新的课题。她觉得自己还能做更多。

2019年,她成为了“洪霞创新工作室”领头人。

“有的驾驶员会忘了系安全带,被扣分。我们就想怎么能够帮助大家避免这种操作失误。去年,我们研发了语音提示器,驾驶员在用钥匙启动车辆的同时,语音提示器就会播报请系安全带,安全驾驶。”

这个“秘密武器”让职工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也帮助车队解决了热点问题。

这几年,工作室研发出20多项成果、课题,累计为企业节省开支300多万元。

“虽然我们不能跟一些大课题相提并论,但是发明创造不怕小,只要实用,我觉得就可以让大家认可。”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常洪霞驾驶着1路公交车见证了时代变迁日新月异,也守护着公交人的初心与本色。驶上在神州第一街,这位女司机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于平凡之路创造非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