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半辈子都在架桥修路,既‘建证’了一个个天堑变为通途,也见证了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程,更是其中的受益者。”9月14日中午,中铁四局二公司机械分公司阜阳维修车间的负责人裴维勇又一次翻出手机里珍藏多年的照片感慨道。
今年54岁的裴维勇,已为祖国的交通建设事业奋斗了37年,曾在全国36个工地待过,参与了京九、武广、太中银、涪秀等25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历经机械操作手、测量工、吊车司机、机械维修等岗位。在时间的洗礼下,裴维勇已是中铁四局的高级技师、“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更在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资料图片)
“在问号中找到答案”
9月的山城雨水常伴,碧若琉璃的乌江水,泛起阵阵涟漪,从武陵山中疾驰而出的火车不时拉响汽笛,向这条铁路的建设致敬……这便是涪(陵)秀(山)二线铁路在乌江涪陵段的模样。
此时,远在安徽阜阳的裴维勇脑海里也经常浮现在涪秀二线奋战的场景。对他来说,该项目在他所有参建的项目中,工作难度最大,困难最多,同时,这也是让他收获最多的一个项目。
该铁路全线以货运为主,客货混线,是川渝地区联系华中、华南地区最重要的铁路运输通道,2020年底,该铁路正式通车后,也成了武陵山区居民的“致富路”。
2015年10月,裴维勇从贵州调来重庆涪陵,负责该公司承建标段的搅拌站建设及混凝土生产、运输、喷淋等工作。为了实现“在春节前完成管段内8座搅拌站建设任务”的目标,裴维勇在施工现场待了整整一个月。
没有自来水、吃不上热呼饭,他和工友们喝凉水、啃干粮;山路陡、不通车,他和工人们“白”加“黑”24小时连轴转……经过一番鏖战,裴维勇等人提前10天完成了全部搅拌站的建设任务,并一次性通过验收。
首个难题解决后,裴维勇又面临了新的难题——该项目新白沙沱隧道施工使用的湿喷机经常“堵管”,影响工程进度。作为项目上的“机械良医”,寻找破解之法当仁不让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裴维勇没日没夜地与机器作“斗争”。“喷嘴孔太小了?操作有问题?”随着脑子里无数个问号一一化为“句号”,裴维勇也找到了答案:调整河沙、水泥的混合比例。
“多问几个为什么”的破题方式,让裴维勇自2012年以来,对搅拌站和各类施工设备进行了百余项的改革创新,加上国家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裴维勇一次次地站在了“聚光灯”下。2019年9月,裴维勇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0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新时代让我们被‘看见’,我们必须与新时代同频共振。”2020年,裴维勇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时,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什么机器我们都能操作好”
上班第一天,父亲把裴维勇交给他们班长,语重心长地说:“我在这工作了一辈子,好好干,一定要超过我,不要丢我的脸。”1985年,17岁的裴维勇带着父亲的嘱托和鞭策来到中铁四局二处架子起重班。自此,他与山川河流的修路架桥结下不解之缘。
“上班之后,听老工人说,我父亲年年被队里评为先进,段里的先进也有他。”裴维勇说,父亲一辈子都奉献在铁路上,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父亲一直是他的榜样。
“父亲的经历和‘唠叨’教会我作为一名基建工人,要树立‘为国家基建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并立足岗位,脚踏实地让‘让理想照进现实’。”裴维勇说,他从小就对机械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迅速从一名机械操作学徒,成长为了“老师傅”,也对未来发展有了清晰的目标。
2014年以后,随着我国基建行业新一轮现代化改造升级,大量信息化、智能化装备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已年近半百的裴维勇也面临着知识和技能迭代的考验。
此时,裴维勇正担任织(金)毕(节)铁路搅拌站站长。“传统的搅拌设备主要靠人的操作经验,现代化的搅拌站已实现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是一次管理方式的巨大跨越。”与搅拌设备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裴维勇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
面对知识鸿沟,裴维勇全身心扑到知识更新上,他常说,“人家这个机械能发明出来,咱们就能把它操作好,操作机械能比发明还难吗?”
得益于对机械的热爱和发扬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裴维勇很快就系统掌握了搅拌站信息化运行的原理,同时,他不但能够循着原理减少和避免设备报警次数,还带领其他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条件下搅拌设备的各处相应部位进行优化改造。
把“课堂”搬到工地
进入新时代后,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如何为大国培养更多“能工巧匠”成了裴维勇必须解答的新课题。
2017年3月,中铁四局二公司成立了“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一方面进一步发挥裴维勇在创新创效中的研发优势,另一方面也为了传承弘扬坚守奉献的工匠精神。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制定作息时间,按照我的要求学习、上岗、休息。”这是在涪秀二线项目上,裴维勇对徒弟郭俊说的。其他徒弟一个月时间就能独立上岗,但有些贪玩的郭俊迟迟不能掌握操作要领。裴维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让其尽快熟悉岗位,裴维勇每天下班后,要单独抽出一个小时,陪他学习专业知识,两个月后,郭俊顺利出师。
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裴维勇总是把“要树立远大目标,不要给单位丢人,更不能丢自己的人”挂在嘴边。
与此同时,裴维勇还将“课堂”搬到施工现场。针对部分电工在电气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他和工作室成员制定专项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实物操作、动画演示相结合的现场培训方式,让员工更加易学易懂。
截至目前,裴维勇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为企业培养了30余名青年技师及高技能人才,不少徒弟在重点工程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长等重要岗位。2019年7月,“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被中国中铁工会授予“五星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看着原来身边的同事、徒弟,不断走向更高岗位,国家基建事业人才济济,裴维勇由衷感到满足。(郑荣俊 郭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