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 徐慧玲

“孩子上小学前要不要学拼音、算数,识字量需达到多少”“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不知道孩子能否适应”……近日,看着手机微信群里关于幼小衔接话题的讨论,海口市民陈婉有些坐不住了,“有些家长让孩子提前接触小学一年级课程,没有学过的孩子可能会落后。我并不认为在幼儿园阶段提前学习小学文化课是好事,但又担心孩子上小学后感到受挫”。


(资料图片)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是儿童学习发展的过渡和延伸。开学在即,幼小衔接成为不少家庭关注的热点。当孩子从幼儿园升上小学,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家长、学校怎么做,才能让这种过渡和延伸更科学?对此,海南日报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家长担心: 孩子“幼升小”不适应咋办

“把这几个词写完,再把名字写几遍,咱们就可以下楼玩了……”书桌前,陈婉一边检查孩子的书写情况,一边提醒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

看到本子上歪歪斜斜的笔迹和坐立不安的孩子,陈婉有点无奈,“现在连20分钟都坐不住,上了小学怎么办啊?”

今年9月,陈婉的儿子将迈入小学校园。有人提醒她,和幼儿园相比,小学的学习节奏快、知识多,如果孩子“零基础”入学可能会跟不上。一直主张“放养”的她,开始有点焦虑,“趁学校还没有开学,我提前教孩子先识识字,希望他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

今年7月,“七彩盛夏 公益童行”三亚共青学校(暑期公益托管学校)开班,6岁至12岁少年儿童可报名参加。得知该校为即将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三亚市民张庆毫不犹豫地给孩子报了名。

“暑假里,我更希望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张庆说,三亚共青学校(暑期公益托管学校)开设的研学课、演讲与口才等特色课程,能为孩子适应小学校园生活提前打好基础。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琴玉认为,部分家长在孩子“幼升小”时产生的焦虑、担忧情绪,是正常现象。这种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孩子的小学学习生活要求不太了解,以及过度在意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他们会产生“幼儿园就是孩子玩的地方,什么也不学”“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等误解。“事实上,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内容,都是从零起点进行编排和设计的,家长不必在孩子的幼儿园阶段就产生焦虑”。

专家观点: 静待花开,别盲目“抢跑”

在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幼儿教育教研员吴海虹看来,有些家长之所以过度焦虑,是因为他们对3岁—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没有全面了解,以及对孩子有过高的期许、对未来竞争过分担忧等。部分家长不能科学看待幼小衔接阶段,在入学前让孩子“抢跑”学习小学一年级文化课程的现象屡见不鲜。

海南琼大幼儿园保教部负责人程园园发现,近年来,部分家长的理解存在误区,将幼小衔接单纯理解为学业知识的提升,一味对学龄前幼儿施加学业压力,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家长让幼儿园孩子过早书写,其手部力量不足容易导致错误的握笔姿势,还有可能影响手部发育”。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学习?吴海虹认为,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应该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在生活和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整体化学习。家长、幼儿园及学校,都应坚持以孩子为本,顺应其天性发展,共同为孩子创造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环境,引导孩子在游戏中探索、社交、学习。

上小学前,孩子学习的重点应包括培养自理能力、行为习惯、社交能力等。“暑期,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好好吃饭的习惯,学会整理衣物和书包等,这些能力的养成需要在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中进行锻炼。”王琴玉说,此外,家长还可以在阅读上下功夫,多为孩子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常常陪伴孩子阅读绘本故事、儿童诗等,引导他们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在大量阅读中识字学习,不断积累语言、提高理解能力,面对课本时就不会觉得陌生和乏味”。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曾说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程园园说,学习就是一场马拉松,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只是其中一个阶段,“建议家长放平心态,与其盲目‘抢跑’,不如在暑期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多给孩子正向激励,静待花开”。

校方建议: 情感衔接尤为重要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家长、小学和幼儿园三方共同发力。近年来,我省不少幼儿园、小学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幼小衔接,取得不错的成效。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小衔接,我们将教育目标融入幼儿园的游戏活动,通过开展亲子购物等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表达、生活自理及专注倾听等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新的环境。”程园园说。

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与幼儿园建立联动机制,携手开展“我要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组织大班孩子到小学参观,让其沉浸式体验一年级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幼儿构建丰富的活动场景。

进入小学后,孩子的情感衔接尤为重要。海口市长滨小学根据学校课程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开学第一周会着重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准则教育,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班集体、学校一日生活等,尽快消除他们对小学环境的陌生感。

“开学之初,学校除了面对一年级学生开展入学适应教育课程外,还会利用班会课对孩子们进行‘会整理’等主题教育,耐心指导学生整理书包、文具以及系鞋带等,提升其自理能力。”三亚市第二小学校长王迎春介绍,该校通过绘本、手工、游戏等丰富的活动和课程,为幼儿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桥梁,让孩子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对新学习阶段的向往。

相关链接

幼小衔接“接”什么?

身心准备

身心准备,是指孩子要在身体与心理两方面做好相应准备。

提前熟悉小学生活环境尤为重要。家长可在假期中通过多种渠道提前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例如,聊聊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还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小学参观,了解未来学校的校园环境,与熟悉的小学生交流,激发孩子入学愿望。

生活准备

生活准备,是指孩子要在生活能力与习惯方面做好相应准备。

首先,规律作息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开端,家长应有意识地按照小学生活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帮助孩子逐步树立起时间观念,引导其有计划地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守时不拖沓。其次,要讲卫生,会整理,减少父母包办替代,自主穿衣吃饭。家长应引导孩子自己分类整理衣物、玩具、学习用品等,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此外,增强孩子安全防护意识。家长可以通过绘本、生活实验等方式进行安全教育。

交往准备

交往准备,是指孩子为了适应小学集体生活做好相应准备,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能在新的环境中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家长应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交活动,让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段的伙伴,扩大朋友圈,逐渐在交流中消除孩子易胆怯、易畏惧的心理,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沟通能力;通过有趣的游戏、有意义的社区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规则意识,体悟诚信品质。

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孩子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做好相应准备。

首先,要注意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其次,要重点关注专注力的培养。这一品质可以在静心阅读、认真倾听中得到训练。阅读绘本,亲子共读,自己讲故事,或专心听家人、同伴讲故事,都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家长也可以在动手实践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画画、手工、拼图等都能让孩子专注于手部的精细动作。(徐珊珊 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