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刘操 通讯员时权
8月9日上午,东方市八所镇福民社区康复驿站内,35岁的精神障碍患者阿红(化名)和站内的护士、康复治疗师一齐完成了手工插花。接受了半年多时间的社区康复服务,阿红变得开朗了许多,几乎不再发病了,这对于曾经长年足不出户的她来说非常不易。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市县覆盖率100%的工作目标,截至7月底,全省建立康复服务档4175人,实施康复服务50846人次。全省各市县用真心与温情为更多患者家庭带来希望。
(资料图片)
搭建社区康复服务阵地
像阿红一样的精神障碍患者在东方有2639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监护难度大、家庭负担重,甚至存在一定风险。
“阿红来到驿站后,我们给她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提供服药依从、有氧运动、心理疏导、自我照料、人际交往、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康复服务。”东方市春雨社区康复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苗田全程参与了阿红的康复服务,她很高兴阿红病情持续稳定。
福民社区康复驿站是东方市去年底通过招投标方式引入的专业社会组织运营的康复驿站,相较原有的“服药训练”单一服务模式基础上,增加了专科医护、社工及特色手工社会化服务等内容,提升增设了居家训练区、茶艺实训室、花卉区、职业训练室、健体运动区、音乐医疗室、手工制作室、心理咨询室等设施。
东方市疾控中心精神卫生科科长陈芝告诉记者,由于精神障碍这类疾病的特殊性,康复驿站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以及评估,才能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且在驿站内,为了让患者有放松、平等的感觉,统一称呼患者为“学员”。驿站的开放一方面解决了学员只能在家,无法接触、融入社会团体生活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员的家属因为需要长期陪伴学员而耽误日常工作的问题。
同样在琼海,当地创新开展居家精神障碍康复服务项目,为有康复需求且未能到康复点参加康复的居家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系列康复服务,满足精神障碍患者多样服务需求。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全省各市县全部制定出台康复服务实施方案,成立康复服务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建立康复服务督导检查机制,设立康复服务场所38个,规范实施康复服务。
助力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自2015年受到刺激患病后,阿芳有近7年的时间害怕出门,不敢说话,在家常常情绪低落,和家人也几乎没有交流。“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这是第一步。”苗田说。
春雨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家属建立微信沟通群,一方面为家属解压,另一方面寻求家属配合。同时,请家属协助服务对象回家后完成相应的“家庭作业”,如衣物收纳、向家人表达感谢等。与家庭建立联系后,工作人员开始鼓励阿芳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一次次的团体活动让阿芳变得越来越积极、开朗。
康复不仅局限于驿站之内。为了更加精准地对接需求,服务范围向站外拓展。截至目前,福民社区康复驿站已对101名社区居家的精神障碍人员建立档案。“对于不在辖区居住的精神障碍人员,我们通过定期电话访问的形式,动态掌握他们的情况,并提供健康指导。”陈芝表示。
小玩偶、小挂件、装饰品……今年3月9日,一场关爱精神障碍残疾人公益义卖活动在福民社区康复驿站举行,吸引了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当天,这些由精神障碍患者亲手参与制作的手工艺品全部卖出,驿站将义卖所得收入分发到每一位参与制作的精神障碍患者手里。
如何解决精神障碍患者就业问题,一直是东方市积极研究的一个课题。陈芝说,在社区康复驿站里,工作人员为精神障碍患者在康复驿站康复期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实现增收的同时,进一步提振信心,更有利于他们回归社会。
为了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琼海市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康复服务范围工作从城市社区扩大乡镇村,从单个康复服务示范点增加多个区域性康复服务中心,近830人次精神障碍患者与家属得到心理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服务,57000多人次接受项康复训练,100余名服务对象恢复社会功能,回归家庭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