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故事汇
有了这家工厂,三亚本土深海科研零部件加工不用“费时费钱”靠岛外
【资料图】
46岁退伍老兵创业专门加工“零部件”
■ 海南日报记者 黄媛艳
8月8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装备产业园二楼的生产车间内,顶着室内闷热,海南航拓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航拓)技术工卢晓东和同事在数控车床前忙着加工内控零件。与传统批量生产的零件不同,卢晓东研发加工的零件大多为科研人员“来图定制”的高精密度深海装备零部件,俗称深海关键小件。
“别小看这些零部件,它们有时能直接决定科研项目的成败。”海南航拓总经理李树生透露,该企业主要为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涉海科学试验设备定制加工各类零部件,为有需求的单位提供深海关键设备制作、加工、维修、运输、储存等一系列服务。
3年前接触深海关键小件时,李树生是陌生的。彼时,46岁的他从部队退役,辗转多地探索创业赛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和南山港考察后,获悉市场对深海关键小件有需求后,果断自筹200万元开启创业之路。
“科技城聚集了一批深海科研院所和企业,但大家普遍反映三亚缺少本土深海科研零部件加工厂,很多零部件都需要寄到岛外加工再邮寄回来,费时又增加成本。”李树生说,他下定决心,要在三亚开辟高精度机械加工的新赛道。
2021年,海南航拓在三亚崖州区镇海村成立。在80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工人发挥各自所长,顺利承揽多个关键小件定制项目。2022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公司还是实现300多万元营收。
“海南航拓作为深海科技产业链下游企业,是产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招商三亚深海科技城开发有限公司产业招商经理张乃君说,今年4月,他们积极将其招引至深海产业园,更好推动园区深海产业集聚发展。
今年4月10日,海南航拓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签订入驻协议,5月8日实现正常生产。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公司完成了入驻、搬迁到运转全过程。期间涉及车间装修、设备入场及调试等各个环节,园区各部门通力合作,边审批边施工,极大降低了企业的开办成本。”让李树生始料未及的是,公司投产后,园区工作人员不断带领行业内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登门参观,力争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
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强烈的责任心,海南航拓渐渐在深海关键小件定制领域有了名气,哈电集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等十余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与其开展合作。公司业务不断增多,加工设备开始不断添置,人员队伍也在不断扩充。
“科学家的创意是无限的,作为机械加工配套企业,我们与他们深度配合,力争通过技术将各类深海创意落地,通过适应深海特殊环境零部件的设计、按图打样、试生产以及改进等过程,最终实现产品的定型。”李树生说。
公司正迎来事业发展新机遇,李树生却倍感压力。“园区深海创新要素的汇聚,极大地拓宽我们的眼界、提升公司的产能,但是市场的严要求、新领域对公司管理、技术都有不小的考验,期待着有更多业内交流和培训机会,实现企业与园区的共同成长,更好掘金深蓝市场。”李树生坦言。
(海南日报三亚8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