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 | 记者张惠宁 通讯员孙新涛

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将光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在光伏板下100多亩土地种植的农产品进入丰收季,广东菜心、小白菜、珍珠菜、黑叶白、上海青……一片片光伏板下生机盎然,让“荒山”变“金山”。这是近日记者在位于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及山根镇交界的大唐和山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看到的一幕。

“棚上发电、棚下种植、农光互补”

“上面发电,下面兼顾农业生产,一地两用,阳光共享,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据介绍,该“农光互补”光伏项目矗立在荒山荒坡上,占地面积1200多亩,装机总容量为70MW,充分利用光伏支架下部的闲置土地,按照“棚上发电、棚下种植、农光互补”的模式和理念设计,采用钢制骨架上覆盖太阳能电池板施工建设,由16万多块太阳能电池板组成。

“项目在建成的光伏组件前后排之间空隙内以及光伏组件下方采用间种、套种的方式,种植绿叶菜,养殖畜牧,上方的光伏板发电,实施‘农光互补’立体农业生产模式,让单位面积的土地实现最大产出。”和山光伏电站站长曹拴说,通过发展“农光互补”,不仅形成农业收益与能源发电双赢的良好局面,实现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还将最大限度利用资源,造福地方,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发展新动力。

此外,该电站还计划在升压站对面约40亩土地用作无土栽培示范基地,规划100亩用于精品良药区、科研培育区,规划100亩大棚用于采摘旅游示范区,建设高品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真正打造集旅游观光、农业科研、农光互补的示范项目。

据悉,大唐和山农光互补光伏电站自2022年12月19日建成并网以来,累计发电15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5250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约1621吨、二氧化碳约107806吨、二氧化硫约3243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