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南日报记者 黄媛艳
2月2日,三亚游艇码头熙熙攘攘。尼日利亚小伙萨拉其背着黑色挎包走在人群中,与众人来此准备出海游玩不同,他是来上班的,工作地点在位于码头的中国海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
走进产业园2楼的三亚国际人才众创空间,在写有“海南万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牌子后的工位入座,萨拉其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这段时间,公司的业务成交量提高了许多,我正抓紧跟西非国家的顾客对接,争取更多订单。”萨拉其正在商谈4笔出口业务,涉及工程机械、光伏设备、布匹等。
萨拉其在琼工作未满一年,聊起与海南的缘分,他直言“完全是计划之外”。在南昌航空大学读完研究生后,听闻海南正在建设自贸港,好奇的萨拉其2022年4月决定亲自来看看。
“海南宜人的气候、友善的居民、开放的姿态和自贸港面向国际良好的发展势头让我特别振奋。”实地考察后,萨拉其决定在琼就业。
“他特别踏实肯干,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帮我们打开了非洲市场,目前公司面向32个国家开展业务,涉及机械、汽车、医疗、食品、材料、保健品等多种产品的进出口。”海南万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伙人高诗尧透露,基于萨拉其出色的业务能力,他有望成长为公司的合伙人。
翻看黑色笔记本里的工作记录,萨拉其兴奋地向海南日报记者介绍起自己的业务,“去年有一个长期的布匹订购大单流失,现在我要把这个客户争取回来;今年还计划邀请更多的国际客户来中国,进工厂、入园区,实地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吸引他们在华投资或者多下订单;海南有丰富的热带水果资源,可以尝试争取扩大出口……”
为了让更多像萨拉其这样的外籍人员更好在琼创业就业,三亚制定了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开展国际人才引进“海鸥工程”,靶向引进三亚重点产业和领域急需紧缺的高端国际人才;在中国海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探索成立了“三亚外籍人才之家”,为外籍人才提供抵达中国前、入职、在职、离职等阶段的“一站式服务”;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园区内成立国际人才工作站,建立国际人才社区,为外籍人才常遇到的15个服务事项办理提供便利,园区“城小二”“一对一”精准为高层次国际人才提供“管家式”服务。
“海南有政策、区位和气候优势,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也很高,在外语环境、海关通关、物流运输等方面如果再加把力,自贸港的发展一定会更好。”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屋内,短暂休息后,萨拉其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今年机会多,我也要加油干,在三亚争当公司合伙人。”(海南日报三亚2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