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海南日报记者 曹马志

“都说鲤鱼跃龙门,咱们北门江的鱼儿也需要过‘龙门’。”1月20日下午,儋州市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刚见到海南日报记者,“90后”小伙谢玉雄就略带神秘地卖起了关子。

谢玉雄是中国水电四局天角潭项目的技术员,由于施工需要,今年选择留在儋州的工地上过年。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大坝下游500余米处,蹲下身子,仔细观察项目新建的生态鱼道,重点查看进鱼口位置混凝土浇筑情况。

映入眼帘的进鱼口是个正方形孔洞,长宽各2米。抬头望去,只见长2.3公里的生态鱼道沿着大坝左侧,延伸、拐弯,随着坡度变化,如同“盘山公路”。目前,生态鱼道主体已成型,实现全线贯通,为河流鱼类开辟了一条洄游的水道。

记者沿着生态鱼道走访看到,该鱼道共设置了1个进鱼口,库区左岸设置了6个出鱼口,穿过道路和2#副坝时,鱼道采用暗埋涵洞方式建设。鱼道池室用了竖缝式结构,上水槽大部分被拦截, 仅留下一条过鱼竖缝。每隔19个池室设一个休息池,方便鱼儿短暂休息积蓄体力继续往上游。

“为啥要单独给鱼儿建条‘路’?”看出记者疑惑,谢玉雄指着不远处的大坝——高62米、横跨北门江的主坝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河流原本平缓的水位将会形成52米的高低落差,高度相当于17层楼,这将影响到北门江鱼儿洄游。”

近年来,海南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保护生态成为项目不可或缺的“标配”。中国水电四局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部副经理司续红介绍,该项目建设者遵循生态优先理念,提前谋划设计,投入3000万元,专门为北门江的鱼儿修建一条生态鱼道。2021年底开工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生态鱼道累计完成进度超过九成,进入冲刺收尾阶段,主体结构露出真容。

对于北门江的鱼儿来说,天角潭大坝就像一道矗立的“龙门”。“坡比是1%,符合设计要求。”站在生态鱼道旁,一边看着检测设备现场实测的数字,谢玉雄一边向记者解释,鱼儿不可能直接跃过大坝,只能走曲线,盘旋“跃龙门”。项目建设者联合鱼类保护专家,反复论证,确定了鱼道的坡比——每100米爬升1米的垂直高度,“确保鱼儿可以顺利洄游,保护河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傍晚时分,谢玉雄收拾好检测工具等,跳上满是泥土的皮卡车,回到项目部宿舍区。“我们春节不回家,是为了让鱼儿们可以早日‘回家’。”临别时,谢玉雄说,今年3月,大坝下闸蓄水,到时候,北门江的万千鱼儿可以畅快洄游,顺利跃过“龙门”。(海南日报那大1月20日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