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记者 黄媛艳
车辆疾驰而过,车窗外,一片片绿油油的田洋映入眼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三亚市天涯区妙林田洋附近,从实验站到试验田这近一公里的小路,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孟臣坚持走了二十多年。
从最初的徒步下田洋,到如今带着拐杖车行前往,方式虽然变了,他的目标却始终如初,“用好海南南繁资源,为中国选育出‘高产’‘高蛋白’‘脱腥’‘富油’的优质大豆品种。”
1月18日,平稳将车停在水泥田埂上,拿起身旁的拐杖,张孟臣利索地打开车门,走向大豆田。只见他每走几步,便不时拿起拐杖撩起豆苗,弯下腰仔细查看大豆的叶片形状、分枝情况。郁郁葱葱的田垄间,留下串串脚印。
“这拐杖可是好用的劳动工具,我用拐轻轻一挑,就能知道这批材料的长势情况。”张孟臣乐呵呵地说。
熟悉张孟臣的人却知道他的不易。“2010年,张老被查出双侧股骨头坏死,大夫让他少走路,但他不去田里不放心,就拄着拐下田。到田里,不能蹲下,就用拐杖拨动豆苗,察看生长情况。”他的同事郭元章说。
每年冬春季节,有8000多名像张孟臣这样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他们追光、逐热而来,在琼岛播撒下精心选育的各类南繁材料,为推动中国种业振兴默默耕耘。
三亚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资料图)
看着田里长势良好的大豆苗,张孟臣开心地向海南日报记者报喜:“我们的‘冀豆17号’通过国家审定并在11个省市推广种植,高产广适应的‘冀豆12号’水溶性蛋白含量特别高,‘冀黄13号’含油量超过进口大豆,成为我国优势品种……”
田间的这批大豆材料里,有些特别“嘉宾”,这些适应低纬度种植的大豆材料,是张孟臣团队为海南等亚热带、热带地区选育的良种。“我们期待推动海南大豆产业由南繁加代转变为全年育种研发,同时提高海南毛豆产量。”张孟臣说。
每年“跟着大豆走”,夏天在河北,冬春在海南,张孟臣年复一年奔波在南繁路上,海南在他心里成为难以割舍的存在。
“海南为大家做好了服务保障,南繁科研条件越来越好,我们今年要争取在这片热土多做一些事情,发挥自己的余热。”张孟臣说。
(海南日报三亚1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