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金陵大地万物勃发、创新潮涌

6月29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在南京揭牌。这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东南大学、南京江北新区牵头,联合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共建,将为加速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立足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抓牢创新“牛鼻子”

当好创新“排头兵”

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增强

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战略科技力量加快集聚

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肩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的主力军。

南京城东,麒麟科创园。

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汪彦刚创立的南京图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4K超高清医用内窥镜系统,与国外一线品牌性能比肩,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出的原生双4K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长期以来高端医疗成像设备核心技术的空白。

南京图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正全力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区”的麒麟科创园已建成中科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国科大南京学院等一批核心载体项目,汇聚了“中科院系”“7院8所”等一系列高端创新资源。

麒麟科技创新园

麒麟科创园往南20公里左右,有一个以南京“最高海拔”山峰命名的紫金山实验室。人们常用“从0到1”来形容原始创新,这正是紫金山实验室做的事。近年来,该实验室聚焦网络通信与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科技攻关,在原始创新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发布了全球首个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重大突破成果、全球首个云原生算网操作系统、全球首个6GTKμ极致连接无线传输试验平台V1.0等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并正式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序列。

4月23日,“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进基层”系列活动走进紫金山实验室,全网聚焦南京科技创新。从未来网络到集成芯片,从“天问一号”到“深海勇士”,党的二十大代表、科研工作者、媒体代表等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不少参加活动者表示,既感受到南京矢志创新突破的蓬勃雄心,也领略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科创图景。

紫金山实验室

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总控中心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南京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两名员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持续保障20天。

近年来,从“嫦娥”登月到“祝融”探火,从载人航天到空间站建设,从北斗组网到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和大国重器背后都凝聚有“南京力量”。

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今年1至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7款1类创新药中,有3款来自南京药企及其相关企业。

其中,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创新药奥磷布韦片(商品名:圣诺迪),是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CVNS5BRNA依赖性RNA聚合酶(为病毒复制所必需)抑制剂,属于泛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直接抗病毒药物,将给国内丙肝患者提供更多、更优的治疗选择,进一步降低丙肝流行水平。

圣和药业新港基地实验室。企业供图

国产3CL靶点抗新冠创新药先诺欣研发基地

国家1类新药代表了我国药品注册分类中药物创新的最高水平。7款获批上市1类创新药中3款来自南京,是南京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的一个生动缩影。去年,全市新获批上市药品54个品规,占全省26%,其中1类创新药40项;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规模1821.2亿元,增幅12%。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南京拥有51所普通高校,13所“双一流”建设大学、4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61家科研院所,近年来一直在不断深化合作,持续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上“货架”。

5月18日,南京市“走进高校”系列活动首场——“走进南大·携手奋进”活动举行。双方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一批重点合作项目签约,包括南大与江北新区共创“光电子芯片”国家级创新平台,与鼓楼区共建“双碳”创新发展集聚区、苏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与栖霞区共建成果转化高地,与浦口区共建南京原子制造创新研究中心等。南京大学留学归国人员实践基地和江苏省光电子芯片人才攻关联合体、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揭牌。

南京大学

6月5日,南京市举行“走进高校”系列之“走进东大走向未来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活动,共同谋划下一阶段校地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合作和成果转化,为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提供有力支撑。东南大学与玄武、鼓楼、秦淮、建邺、雨花台、栖霞、六合、江宁区,南京市建委、交通局、应急管理局、城建集团、投资促进局,以及中兴通讯、中国电科五十五所、科远智慧、南京埃斯顿等企业的一批校地校企合作项目签约。

6月8日,航空航天产学研创新融合发展大会暨南航国际创新港推进会在宁举行。又有一批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创新平台、央企校地联合实验室签约。

位于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自2013年12月成立起,便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进行了包括“团队控股”的专业研究所运行机制等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院长刘庆介绍,目前,省产研院已建有专业研究所等各类研发载体72家,转化成果7000多项,衍生孵化企业1200多家,服务企业超2万家;“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改革举措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年度任务清单。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

近年来,南京着力健全多元化、全链条的科创金融生态体系,紧扣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有利契机,逐步完善建立“宁科贷”“科创投”“科创债”多元化市场化融资机制,打造全面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持续促进金融对科技创新市场化赋能。

“项目研发遇到坎了,再没有资金进来,前期投入打‘水漂’不说,公司经营也会有困难!”近日,回忆起一年前企业遇到的困难,南京华研动密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杭仍心有余悸。

“是‘宁科贷’200万元贷款及时到款,帮助我们迈过了这道坎。”张杭说,这笔钱全部投到了研发上,项目后续进行得很顺利。目前产品已通过验收,很快就要进入投产阶段。

南京汉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手机显示屏偏光片,原来的一条生产线逐渐捉襟见肘,产品常常供不应求,可新增生产线需要不少资金。

“多亏了‘宁科贷’1000万元贷款,我们才能新增两条生产线。”汉旗新材料总经理李建红说,产能早一天释放,企业就能早一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三条生产线一起开动,现在产能差不多翻番。

金融赋能,不仅为初创企业纾困“贷”来生机,同时也为成长企业发展“投”去机遇,更为企业发展壮大“债”得硕果。

2018年以来,南京连续四年入围清科集团发布的“中国城市科技金融发展指数”Top10行列。去年6月发布的中国城市科创金融发展指数显示,南京位居全国第六。其中,在科创金融资源及成果一级指标方面,南京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跻身前三。

6月26日,南京成功举办主题为“科创金融 与宁同行”的高质量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推进大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益兴起的态势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

南京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

在新征程上

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邹伟张安琪

编辑 姚沁玥

部分内容综合自:南京江北新区、图格医疗、智汇麒麟、央视新闻、紫金山观察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