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新华社记者樊曦、王优玲
陈峰在项目现场指挥施工。 新华社记者 樊曦 摄
入夏以来,多地持续高温。炎炎烈日下,许多劳动者顶热浪、战高温,奋战在户外一线,用汗水和奉献诠释爱岗敬业精神。
(资料图片)
山城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建设现场。25日中午,中铁十九局项目负责人陈峰穿梭在各个工序之间,查看钢筋绑扎质量、检查桥墩支架体系搭建是否符合方案,盯守吊车操作是否符合规范……他身上的工服被汗水浸出了一层层白色的盐渍。
工地上,最高峰时有六七十台吊车,一千多人在各个作业面施工。“桥墩平均高30多米,最高处有70多米。梁体吊装都是高空作业,安全要求高、大型设备多。不管天气多热都要盯守现场抓好安全生产,马虎不得。”陈峰说,他负责的标段共有3站4区间,全长7公里,均为高架桥设计,工作一天下来要走上一两万步。
工作25年来,陈峰先后参与过北京、长春、洛阳等地地铁项目建设。“工地上摸爬滚打惯了,只要工程质量有保障,热点累点都不算啥。”陈峰说:“看着一条条地铁线延伸向前,就是身为建设者最大的成就感。”
千里之外,平均深度80米的地下,广澳港铁路桥隧部控制性工程汕头海湾隧道内,中铁十四局的建设者们正在挥汗如雨。“这里空间密闭,大功率机械热量不易散发,洞内长期高温高湿。每天我们得往隧道各个作业面运送近30吨冰块降温,确保施工不受影响。”中铁十四局项目现场副经理郑道明说。
汕头海湾隧道全长9965米,是国内首条客货共线的铁路海底隧道。面对隧道穿越多条破碎带,易出现围岩突变、爆破震动突泥涌水等施工难题,隧道施工现场300余名工人分爆破开挖、初期支护、仰供二衬等班组紧密协作,24小时全天候循环推进隧道施工,确保项目建设高效稳步推进。“辛苦归辛苦,可大家都很默契,受了这份辛苦就要把活干好。”郑道明说。
24日上午,北京延庆区重大民生工程中建三局延庆区小营村、石河营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工地上,户外温度突破40摄氏度,焊工靳鲁兵手中的焊枪蹦出四射的火花。防护面罩后面,靳鲁兵脸上满是豆大的汗珠。
“今天我要把车库入口处的止水钢板全部焊接完毕。焊接点的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加上近日高温,焊接速度比平时慢了不少。”靳鲁兵说,焊接止水钢板是车库入口防水工程的关键节点做法,也是混凝土浇筑前不可或缺的工序。“棚户区改造能改善两个村子四千余村民的居住条件,我干好本职工作,受点热、吃点苦,心里却很满足。”靳鲁兵说。
“注意对轨要标准、端面温度控制在600到800摄氏度,远离高温焊缝,确保作业安全……”24日早8点,在位于河北衡水的邯黄铁路维管段作业现场,中铁十六局集团铁运公司邯黄铁路指挥部技教室主任马位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一边干活一边给新来的技师讲解作业注意事项。
今天他们的任务是在150分钟“天窗点”内,完成邯黄铁路阜城东站伤损钢轨、辙叉心的更换作业及钢轨铝热焊接。耀眼的阳光与焊接的弧光交织下,实测钢轨温度很快接近60摄氏度。伴随着机具的轰鸣声,汗水顺着作业人员们黝黑的面颊一直向下流。一顶草帽、一瓶“小可乐”——藿香正气水,正是他们酷暑时的标配。
“在我们的保障下,管段内线路、桥梁、路基设备及附属设施已经安全运行近十年。再热再累,我们都将站好岗履好责。” 马位宁说。
靳鲁兵在施工现场工作。 新华社记者 王优玲 摄
天气炎热用电吃紧,正是电力工人最为忙碌的时候。24日一大早,在陕西咸阳市三原县崔矿小区,国网咸阳供电公司配电检修班班长李奇峰和工友们开始对小区展开电气火灾隐患排查。
“天气热电网负荷大,电力线路绝缘容易老化,开关接点也会发热,容易引发电气火灾事故。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望闻问切+仪器测量’等方式,全面排查小区电气火灾隐患,确保隐患排查不留死角,确保安全供电。”李奇峰说。
崔矿小区是李奇峰和工友们排查的第62个居民小区。为了详细摸排各小区低压配电设施、配电站房、电缆通道等配置分布情况,李奇峰带领技术骨干驻扎一线,与工作班成员加班加点对小区电力线路、设备接点开展红外测温和局部放电。
“人活着,总要有点价值追求。作为一名电力工人,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百姓满意用电,就是我们的价值。”李奇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