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海亮”“海燕”“海途”“海源”组成的国产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陆续列装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这艘“深水先锋”未来将带着跃动的“中国心”探寻深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找油找气,物探先行。要“看清”地下情况,离不开高精尖的装备。生产测试、海试、商业应用……十年来,驻津央企中海油服不断加快地震勘探关键核心装备国产化步伐。

2022年8月26日,“海洋石油720”对国产化物探装备整体进行海试。陈志玮 摄

广东的汕尾码头,湿热的海风夹杂着咸腥的气味拂面而来。夏尽秋来,暑热的威力丝毫不减,码头上也是一派忙碌的景象。中海油服旗下的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正在列装自主研发的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对于专门用于海洋油气勘探的物探船来说,地震勘探装备是完成地震资料采集的关键核心装备,相当于物探船的“心脏”。如今,深水物探船终于拥有一颗“中国心”了。

中海油服物探研究院物探装备研究所系统工程师张昊楠站在舷梯口,盯着不远处正不断吊上船的“海亮”固体电缆,几天来一直压在心里的石头似乎轻了许多。“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距离全部列装完的目标越来越近。”张昊楠转身上了舷梯,回到自己的房间。

“阮工”,张昊楠抄起桌上的电话,打给两千公里外、身在天津的物探装备研究所首席工程师阮福明,“列装进度很快,综合导航系统已经列装完毕,震源控制系统已经列装了八成,水鸟组装也还剩三天的活,就连工作量最大的十万米‘海亮’电缆也已经完成了一半,在预定时间内列装完没有问题。”

“太好了,我们为之奋斗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撂下电话,阮福明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多年研发的艰辛历程仿佛电影画面一般在脑海里一一呈现。

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的研发工作并非朝夕之功。2002年中海油服科研团队启动自主勘探装备研发,2005年研制试验样机,2008年南海初次“试水”……工艺、技术、材料、精度等种种难题接踵而来,研发之苦,阮福明和团队成员深有体会。

2022年8月15日,科研团队成员在“海亮”电缆上挂载“海燕”罗经鸟进行测试。刘军伟 摄

2014年春节,正值“海亮”、“海燕”和“海途”等自主装备联合试验的关键时刻,为了确保试验成功,阮福明带队从天津港登船,赶赴渤海湾海试。在冬季凛冽的寒风中,他们在露天甲板收放电缆、调试仪器,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为了调试一些精细设备还必须脱去厚手套,队员们的手经常被冻得发紫、麻木,有时甚至会被冰冷的设备粘掉皮。

“咚……咚……”沉闷的震源“炮响”自海底传来。海试期间的很多个深夜,团队成员都是枕着这“炮声”守在仪器房眯上一会儿。一旦“炮响”有异常,他们会立刻惊醒过来,冲上去检查设备数据。

令人欣慰的是,在团队的努力下,自主装备日渐成熟:2016年,经过改进的“海亮”系统在生产测试后显示,整个系统工作更加稳定,可靠性更高;2017年,海上地震勘探系统成套装备成功完成了80千米二维地震采集海上试验;2021年初,列装在6缆物探船上的“海亮”系统首次在渤海高密度作业中商业应用成功……

2022年,中海油服自主研发的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迎来了生产应用最为关键的一战——列装到12缆大型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上,实现生产示范应用,为海洋油气装备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向着深海油气勘探再次迈出坚实的一步。(贾克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