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的红树林间、滩涂上,鸟鸣声声。风吹过,近千只鹭鸟振翅飞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看,那儿有只黑脸琵鹭!这可是全球濒危物种。”一名外地来的观鸟爱好者边拍照边赞叹。
从几近消失,到成群结队,黑脸琵鹭等鸟儿见证着演丰镇的生态变迁。演丰镇临海,我国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多半位于镇内。这些年,演丰镇在持续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同时,发展生态养殖、乡村旅游,既守住了生态,还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路子。
演丰镇近海咸淡水水质利于水产养殖,当地一度遍布鱼虾塘,但养殖尾水破坏水体质量,影响红树林生态。“东寨港的水质曾经是劣Ⅴ类。那些年黑脸琵鹭销声匿迹,到2017年才再次见到。”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说。
2014年,海口市出台《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将保护区范围由5万多亩扩大至12万多亩,同时建立巡护检查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捕捞和毁林占地。2021年以来,江东新区、美兰区也出台规定,政府牵头实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退塘还林还湿,进行生态修复。
冯尔辉介绍,这些年东寨港修复红树林4523亩,新增红树林4731亩,保护区面积从2013年的23670亩扩大到现在的26565亩。调查显示,东寨港水质达到Ⅲ类,“鸟类记录从180种增加到229种,鱼类记录从129种增加到165种。每年有3万多只候鸟来这里迁徙中转。”
环境变好了,村民又有新问题:演丰本就临海少地,如何既做到规范近海养殖、禁止砍伐林木,又增收致富?
“蜜蜂采花授粉,既可以帮助红树林自然修复,又能提高经济收入。”冯尔辉琢磨出了养蜂的路子,红树林间养蜂,海榄花酿出了海榄蜜,味道独特,颇受市场青睐。眼下,林下养蜂不光在东寨港流行,还被推广到其他红树林保护区。
2022年5月,与演丰镇毗邻的海口市三江农场,将一片红树林修复项目近5年产生的超过3000吨碳汇量交易给了紫金控股,价值30余万元。这是海南首个完成签约的蓝碳生态产品交易。“据估算,东寨港固碳总量超过29万吨。”冯尔辉介绍。
占地1400亩的枷椗山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园,原先是一片盐碱地。“先在塘中堆埂种水稻,再在埂下水沟养鱼养虾,鱼虾污水处理后输送给水稻,等有机物被水稻吸收后再流回鱼池中,做到污水零直排,实现立体种养、循环利用。”站在百亩高位虾塘边,产业园负责人张贵生说。
在产业园带动下,周边村民纷纷清退虾塘鱼塘,陆续转产。张贵生说,产业园采用“政策扶持+企业经营+农民入股”模式,与村民共同开发、共享利益。目前有22个村集体组织和15户村民入股分红,村集体每年入股分红保底收益200多万元,还有20多名村民在园区就业,月收入6000多元。
走进演丰镇芳园村,平整的水泥路、新建的白色洋楼,小桥流水、椰影婆娑。“我们租用闲置房屋、修复老旧房屋,改造成160多间房的度假民宿;同时,种植黄金百香果、燕窝果、五彩糯玉米等特色农产品。”芳园艺术村项目副总裁姚胜总介绍,目前项目已建成近40亩的生态采摘园、超过1.5万平方米的观赏荷塘,吸纳40多名村民就业。2022年,芳园村接待游客17.9万人次,全村经济收入121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2.1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4.2万元。
北港村的赶海、曲口湾的海鲜……演丰镇的乡村旅游名气越来越大,2022年旅游人数24.15万人次,旅游收入3730.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