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 海南海口报道
至2022年10月,中国首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均满一岁。在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沉淀之后,人们愈加关注国家公园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怎样的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
海南热带雨林是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岛屿型热带雨林的代表、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和海南岛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国家代表性和全球保护意义。
(相关资料图)
自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连续3年实现数量增长,成为全球唯一缓慢增长的猿类。近3年,中华睑虎、尖峰水玉杯、海南小姬蛙等新物种接连发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至少已发现了28个野生动植物新成员,包括9种植物新种、6种动物新种和13个大型真菌新种,许多昔日销声匿迹的野生动物重返家园。
近日,封面新闻对话了从事热带雨林的保育和管理工作30多年、参与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建设的海南省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亚东博士,听他讲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展经验和未来规划。
生态修复是建园的首要任务
核心保护区原住民将全部完成生态搬迁
封面新闻:您对热带雨林研究有着怎样的经验,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设立参与了哪些工作?
周亚东:我是学林学的,毕业后和热带雨林打了30多年的交道,其中22年在基层。我经常和我们的管护员一起走入雨林,有时候在里面过夜要连续6、7天。
海南林业局总工程师周亚东。摄影:杨峰
我曾在鹦哥岭海拔1700米左右的地方,看到一个非常大的华南五针松群落,那个地方真是人间仙境,好像走进一个盆景之中,头顶是参天大树,地上落满松针,走上去,就和走在弹簧上一样。我也多次在雨林中见到伯乐树、轮叶三棱栎,这些很难见的植物。多年以来,我在霸王岭片区、尖峰岭片区、鹦哥岭片区都工作过,基本走完了海南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的大部分地区。深入雨林,看到那些珍稀物种,才能学习如何去保护它们。
我的工作经历了不同时代对环保的不同要求,过去允许采伐的时候,我们就提出过哪些树能采,哪些树不能采,这样的可持续理念;1994年,海南全面禁伐天然林后,我们就开始探索不伐木如何致富,开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现在我们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国家公园的保护要求变得更加严格。
森林对于海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大片的热带雨林涵养水土、哺育生灵,海南岛可能就是一片荒漠,一个孤岛。我们的森林是水库、碳库、粮库、钱库,它一年可以储存100多亿吨的水,这是海南岛社会经济需求的两倍。保护好它,才能保护好我们经济发展的根基。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初,我们结合国际经验、中国国情和海南实际,对国家公园的规划做了一些研究,部分研究在我们的试点和正式设园的过程中得到应用。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主要在原有20个保护地基础上整合而成,国有土地比例占比超85%,这为我们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便利。但为了大面积、整体性的保护,在规划国家公园范围的时候,一些村庄的集体土地也被纳入了进来,其中核心保护区里有11个村1885人。
这些村子的位置处于海南大江大河的源头和天然林斑块间的连接带上,是国家公园最核心的保护地带,生产生活交通都不方便。对核心保护区内的村落,我们全部采取了生态搬迁的方式,既保护环境又帮助老百姓实现乡村振兴,这一生态搬迁工作到2022年底将全部完成。
除此之外,对于集体土地,我们还采取了置换、租赁、地役权、合同等方式进行处置和管控,让国家公园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性保护。之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内,将没有原住民生活。
封面新闻:对于一般控制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在怎样管理?
周亚东:我们制定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通过法规,对一般控制区的原住民生产生活进行了明确界定,倡导用生态的方式来进行生产生活,少施农药,少施化肥,生产有机农产品。村民原承包种植的人工林中种有桉树一类的外来树种的,我们组织有序退出,进行生态修复。
对于国家公园内的矿场、水电站,省委、省政府也下了很大决心,目前已将不利生态保护的9座水电站关停,矿业权全部退出。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及外围一些对生态影响不大的水电站,我们将分类处置,适当进行生态改造。
周亚东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我们采取有次序、有法规、有条理、有步骤的工作方法建设国家公园,希望在这个方面,能够构建一个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典型案例。
封面新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有怎样独特的生态保护措施?
周亚东:常规性的本底调查和科研监测,各家国家公园都在做。我们的特点是建立了全球智库,向全球的专家学者发布我们想要研究的课题,他们揭榜挂帅,这样我们可以聚全球之智来指导我们的保护。另外我们也在发动我们自己的管护人员,对雨林进行调查研究,他们更接近实际,通过研究来知道怎样更好进行保护。比如,鹦哥岭片区的管理团队,在伯乐树每次开花的时候都会记录它们的生存状态。这个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出版了系列书籍,包括动物的、植物的、蝴蝶的。
在保护方式上,我们通过对以长臂猿为代表的旗舰物种的保护,带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护长臂猿的同时,也保护了其他物种的栖息地。
国家公园不是隔离区也不是无人区
要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
封面新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未来将如何向公众开放?
周亚东:我们国家公园的概念和一些公众理解的可以自由进出、人头攒动的公园概念不同,它不是这个样子。中国建设国家公园的首要目的是生态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但国家公园的建设也坚持全民公益性,国家公园不是隔离区也不是无人区,也不是把人和自然进行隔离。
生态保护之外,国家公园还有科研、教育、游憩的功能,她要把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展现给大众,让更多的大众来走近她,理解她,热爱她。
五指山。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供图
现在有些人可能会说,国家公园对公众开放的程度不高,跟离大家的期望值有一点距离。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在国家公园的初创时期,有很多矛盾要解决,目前的基础设施也没有办法承担这么多人进来。哪些活动能够在国家公园内开展,我们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立法。
我相信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家公园的各种设施、管理制度的不断的完善。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的特定区域会向公众开放,让更多人走进雨林,走进国家公园的愿望将会实现。
根据我了解,目前,首批的国家公园中已经有公园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封面新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之后有怎样的规划?
周亚东:对于未来的规划我们也还在探索和思考,目前我想了五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机构设置,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
第二、加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推进生态修复工作。
第三、加强海南长臂猿等珍稀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这是我们国家公园的重大使命。
鹦哥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供图
第四、推动社区协调发展。鼓励原住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优先聘用原住民担任生态管护员,鼓励参与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完善基础设施,有效带动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和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我们要加强行政、资金、人才、法规政策支撑保障。资金来源方面,我们目前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持为主,未来我们要建立以财政为主体的多元资金保障机制,将社会捐赠、特许经营等收入合理利用起来。科技人才保障方面,我们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法规保障方面,我们要根据国家的精神和政策,修改完善国家公园条例,修改我们的特许经营的管理办法。
第六、我们要加强对外的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自然教育,完善科普宣教和生态体验设施,建设野外观测站点和自然教育基地,给社会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观科普游戏场所。
接下来我们会系统性开展这六个方面的工作。对于国家公园内以人工林处置为代表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也将继续有序处置,用10年的时间来化解这些问题。
封面新闻:未来,中国还将继续新建一批国家公园,您认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经验有哪些值得推广呢?
周亚东:建设国家公园,第一个经验是,要做好规划,解决原来自然保护工作中布局不合理、空间破碎化、空间重叠、边界不清、管理片段化、多头管理等问题,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来布局来开展保护。
第二个经验是,需要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健全支撑保障,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全新的改革,是体制机制改革,是系统性改革。
第三个经验是,要通过立法,使国家公园这一体制改革,有法可依。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建设初期,就借鉴了国外经验和国内其他试点单位的经验,很早就制定了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国家公园怎么保护,能够合理利用什么,使国家公园建设走向法制化、科学化道路。
霸王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供图
第四个经验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摸清我们国家公园本底情况后,因地制宜的科学开展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和植树造林是两个概念,生态修复是系统性的,必须按照生态系统演替规律,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模式。
我们在霸王岭,尝试为长臂猿修建生态廊道时,就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下进行人工干预,模拟长臂猿栖息的环境,种植它喜欢吃的食物,修建混交林区,目前已发现长臂猿在慢慢扩展领地。
第五个经验是,要妥善处理历史问题,比如国家公园内因村庄、人工林、矿业权、水电站等利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第六个经验是,要加大国家公园的宣传推荐工作。传播国家公园的理念和国家公园的文化,提高全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态文明水平。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做了一系列的推荐和策划,我们成功在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向全球推荐了我们的中国智慧,海南方案,霸王岭模式,为什么全世界长臂猿的种群都在下降,唯独海南的在上升,它是有它的科学的逻辑在里面。我们要向外推荐,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我们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