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子轶 通讯员 雷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货运机场里,航灯稳定亮起引导航向;快递分拣线上,包裹被智能分类到网点;快递配送时,运输车辆路线简洁有序;快递物流中心,智能机器人在货物之间来回穿梭……从机场到现代商贸物流园,一箱箱“湖北造”高效、安全、便捷地运往国内外;来自全世界的件件货物也平安运抵湖北消费者手中。

仓储、打包、搬运、装车(机)、输送……在现代物流运输的全流程中,以计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为代表的质量基础设施,正在护航湖北现代物流产业通江达海、走向全球,助力湖北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会诊”107家企业,带来增收超亿元

在今年黄石市黄石港区物流配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中,省标质院下属企业、湖北光谷标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组织行业专家深入企业进行质量诊断,通过企业培训、质量诊断、管理体系导入、服务标准体系建立等一系列工作,着力解决黄石港区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水平较低、品牌规划欠缺等问题。

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驱动下,将进一步带动离散的生产要素进行全链条有机整合,“万千百十一”质量提升行动成为黄石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新引擎。

自9月起,质量提升项目组共开展培训宣贯8场、累计培训300余人、调研107家企业,发布《黄石港区物流配送服务业发展质量状况报告》《质量提升建议书》等建议书、诊断书。

据测算,项目共计产生经济效益11826万元。其中直接效益11620万元,主要来源于项目组会同专家提出的物流管理理念,带来生产效率提升;以及人工成本节约、燃油消耗减少带来的运营成本节约、货车运量提高带来的效益增收、场地租赁费减少带来的成本节约。

货物从仓储到运输的全环节中,有一些优质经验值以标准形式“固定”下来。在调研中,专家团队发现,物流配送服务过程有许多值得优化改进之处,搬运货物的顺序和路线,关系到企业运输效率和整体质效。如遵循先大后小、先远后近、同票同车的原则,进行技术改进,将大量节约工人成本。

项目组对物流配送企业提出了合理建议,提出“利用大数据,打通微循环”的物流管理理念,建立了《黄石港区物流配送服务标准化体系》,先后制定了《物流企业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并编制物流企业标准17项,初步形成了黄石现代物流产业的标准矩阵。该系列标准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货损率不高于0.05%、准时配送率高于95%,这意味着每运输10000件货物,损耗不超过5件。“标准之力”进一步“拉高线”,让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据测算,按照一线员工(装卸工、搬运工)每人工资5000元计算,参与提升行动的30余家企业仅搬运人工费一项开支,每年就可以节省540万元。

计量“校准”到位,民航物流产业“起飞”

鄂州花湖机场是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是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

为了做好鄂州花湖物流机场专项服务工作,省计量院正立足原有技术储备,积极建设物流机场专用设备计量检测能力,为鄂州花湖机场开航投运提供了精准计量支撑,助力国家统一大市场建设和中部地区航空物流网络体系高质量发展。

该院正在全力打造交通物流领域标准计量检测平台,目前已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相关单位联合起草《航空障碍灯》《航空障碍物标志及照明》等国家标准;《跑道和滑行道灯具》《直升机场灯具》等国家民航行业标准,引导支持湖北相关企业加速发展壮大。

航灯,被称为机长的“第三只眼”,其使用情况对航行安全至关重要,在航空物流领域,其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内唯一入选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民航)成员单位,省计量院国家光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着机场跑道灯等助航灯具的室内室外检测工作。省计量院表示,将发挥检验检测行业优势,开展助航灯光监控系统、电缆连接器等相关设备检测能力扩项,确保助航灯具产品设备检验业务全覆盖,为民航物流企业送检设备开辟“绿色通道”,为湖北相关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2021年机场建设期间,省计量院鄂州分院计量技术人员对鄂州花湖机场二标段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工程设备器具如皮带秤、水泥吊秤和漏斗秤等进行了计量检测调试,为花湖机场浇筑第一铲混凝土贡献了“计量力量”。

据了解,机场货运站的电子地上衡,主要用于称量上机货物的重量,若称量不准将直接影响飞机飞行安全和物流体系运行。今年9月底,通过对计量器具的外观检查;对报检信息、设备清单、合格证、铭牌信息等逐项审查登记,“计量小分队”技术人员最终顺利完成了17台电子地上衡的检定工作。

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货运部负责人孟昭聪评价:“省计量院技术人员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富有‘工匠精神’!”

国家级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数全国第一

“谢谢李博士的精准指导,请问可以分享一下讲课的ppt吗?”12月12日,安琪酵母相关负责人在“湖北商贸流通标准化”工作群内,向省标质院现代物流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李响提问。

2021年9月,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名单,我省黄石市、咸宁市2地以及汉口北进出口服务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获批国家级试点项目。湖北省城市获批数量全国并列第一,企业获批数量全国第二,整体情况目前位列国内第一方阵。

从此开始,省标质院进一步发挥“标准之力”,通过多场培训,为试点企业带来企业标准体系搭建课程,帮助企业研制重点标准,建立标准化试点工作机制。

省标质院技术人员深入孝感、黄石等省内物流企业调研物流标准化工作,详细了解企业开展物流标准化工作现状,强制性标准实施及服务质量情况,现场解答企业标准化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以试点企业“淘大集”为例,目前该试点已建立了包括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等试点标准体系,包含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40余项,法律法规和规章20项,组织更新编制企业标准、规章制度和流程规范等近30项。

试点城市咸宁市构建咸宁市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框架,科学梳理桂花、茶叶、莲藕、茶油、麻花和枇杷等咸宁特色产业现行标准。现已完成申报立项4项农产品流通省级地方标准。

省标质院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动试点单位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标准化培训,强化试点工作保障;加强标准的发布解读、宣贯培训和示范推广。

该院透露,将重点围绕内外贸一体化、商贸流通提质增效两个方向继续推进;聚焦农产品流通、消费品流通、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领域,推动国内外标准互联互通,以标准化建设带动内外贸领域认证、检验检疫等衔接。力争以标准化推动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

今年11月,我省印发《“湖北精品”认定管理办法》,除重点鼓励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我省优势产业相关企业申报之外,还鼓励现代物流等行业的市场主体申报。今后,湖北现代物流产业将利用“精品效应”,不断扩大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