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展区,民族特色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海外观众前来选购。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刘羽洁 摄


(资料图片)

市民在10号馆山东展区内向记者展示购买的名片茶产品。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新疆展厅,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刘钢 摄

深圳新闻网2023年6月1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洽谈交易与文化博览相互融合,共同成就了文博会这一“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6月8日,来自吉林的参展商韩博奇刚走出海南馆没几步,又返回去了,海南馆的黎锦展区的手工艺品令他眼前一亮,立马“下单”。

文博会作为资源聚集的平台,不仅吸引了众多参展商的目光,也成为各方洽谈交易的重要纽带。本届文博会吸引了国内外文化产业界的广泛参与,多场签约活动及投融资洽谈活动举行,场内交易额不断刷新,体现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也展示了文博会这一交流贸易平台释放的巨大能量。

汇聚资源促进磋商交易

“每次来文博会都感受到国内外参展观众高涨的热情,以及对唐三彩的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喜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告诉记者,他参加文博会有十余年了,可谓是文博会的“老朋友”。从最初的九平方米小展台到如今两个近百平方米的展厅,展台越来越大,朋友越交越广,近几年的销售额也成双位数增长。

“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国陶与瓷的桥梁,也是中国联通世界的桥梁。”高水旺说,通过文博会这个平台,洛阳唐三彩文化产业将吸引世界的目光,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越来越灿烂夺目的中国符号。

在海南馆,一批带有“海南印记”的陶瓷在文博会吸引许多行家关注,收到了不少意向订单。作为意向客户之一,游先生说,他打算亲自到海南去看看,期望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文博会不仅成为博览的舞台,也成为交易的纽带。立方形的外壳,配上LED屏的“双眼”,这个名为“钢铁侠”的背包产品产自深圳,却在南美销售火爆……巴西展位上,一款酷炫的背包吸引了不少目光,事实上,这样的“爆款”现象在两国文化贸易往来中已屡见不鲜。

“两国的文化既有差异性也有相似性,这成为双方文化产业交流的基础。”参展商、巴西中国文化交流协会中国联络负责人葛霄凌表示。

10多年来,通过文博会实现的文化出口额年年攀升。通过文博会的对接、展示、配对、推介、撮合、交易,国外优质企业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零距离接触到了海外文化产品和机构。

打造文化产业交易高地

8日下午,文博会文化产业招商大会暨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本次招商大会全面超越上届,签约总额达34.2亿元。

文化产业招商大会、文化进出口贸易洽谈会、文博会消费季、系列拍卖会、各地专项推介会……文博会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举办各类洽谈会和招商推介等活动,促成更多产品交易和优质项目合作,将全国各地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文化资本。

刚参加完新疆文旅推介会,广东中旅(深圳)旅行社有限公司营业部经理羊琴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新疆展馆考察。羊琴说,“文博会聚拢了全国各地的优质资源,为我们了解信息、接洽采购提供非常好的平台。”

数据显示,文博会每年约汇聚海内外10万多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交易实效突出。

交易是文博会发展的生命线。早在第十届文博会召开之前,主办方就收集了部分展商的产品信息和采购商的采购需求,在会展期间筛选配对后举办多场“一对一”“一对多”的采购对接洽谈会。

如今,聚焦交易实效,强化配套活动组织和交易撮合,依旧是当下最务实的举措。在本届文博会召开之前,主办方便以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重点方向,面向全国广泛征集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参展,通过文博会线上线下平台持续推广,推动项目落地,招商大会的招商引资和投融资功能进一步被强化。

这亦是政企之间的双向合作共赢。各省区市政府组团和参展机构、企业举办的各类座谈会和招商推介活动,充分利用了文博会平台的宣传推广、投融资匹配等功能促成合作,从而推动文化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适度聚集,发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作用。

不断拓宽的“博览与交易”舞台

2004年,文博会正式诞生,并扎根落户深圳。与首届相比,第二届文博会在名称上增加了“交易”两个字。这两个字,却使文博会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文博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说,要把文博会办成我国文化产业的第一IP,使之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平台。

多年来,文博会的成交额与日俱增。通过博览、推介和撮合,文博会围绕扩大文化交流和贸易的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交流交易展示平台功能定位,成为全球文化产业产品展示交流、国际采购、投资促进等合作汇聚之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