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灾后重建真是给群众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咱农民种地更方便了,出行条件大大改善了。”时下,我市正迎来小麦收获季节,卫辉市庞寨乡种粮大户赵树义告诉记者,他承包的近500亩粮田都在卫辉市灾后重建的高标准农田范围里,现在地里重新打了井,修了路,疏通了排水沟渠,改造了节水喷灌系统,为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6月2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根据日前发布的全省2022年度灾后重建工作成效考核结果,我市以量化得分全省排名第一的成绩,再次获得“好”等次。2022年,我市按照省灾后重建工作“两年基本见效、三年巩固提升”总体要求,坚持硬件和软件协同发展,建成投用一批城区防洪排涝、水利等项目,持续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体系,有效提升了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灾后重建取得显著成效。灾后重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我市何以取得“好”等次?

首先是高位推动。我市坚持把灾后重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发展机遇,扛稳抓牢灾后重建政治责任,抓紧抓实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破解难题,市主要领导多次到一线调研督导,全市上下联动、凝心聚力,加快推进各项任务进度。

其次是精准调度。我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灾后重建的主抓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以重建项目收官、能力提升项目加快推进、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为重点,精准调度市政、教育、卫生等领域项目。建立健全年度项目台账,细化工作措施,执行“日调度、周通报”制度和灾后重建工作推进机制,压实责任,抢抓施工期,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再次是严格管理。坚持把质量安全作为灾后重建的生命线,有序开展项目质量提升和后期管理工作,切实打造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加快推进项目验收交付,统筹做好工程设计变更、财务决算、审计等工作。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坚持高质量施工、高质量管理,真正把灾后重建工程打造成品质工程、民心工程。坚持管护与建设并重,制定完善后续管护办法,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建设好、维护好、管理好。

然后是强化保障。我市成立重大项目建设银企对接工作专班,统筹全市银企对接工作,推动项目建设全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聚焦灾后重建、城市更新等重大项目,建立市、县两级重大项目融资台账,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定期开展重大项目银企对接活动,实现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为项目建设提供金融配套服务。

最后是提升应对能力。省规划内水利水毁修复重建项目顺利完工,泵站能力提升、管网错接混接改造更新及破损修复工程等一批城区防涝排水设施及时投运,城市防洪排涝初见成效。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大数据+扁平化”防汛指挥体系,修订完善各级防汛应急预案,形成“1+13”防汛应急预案体系和“1+11”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实现实时监控、自动化控制、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的高度结合。不断加强预警能力建设和物资储备,扎实开展各级各类防汛应急演练2000余次,持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截至目前,我市灾后重建项目完工率达到98%,投资完成率93.3%,实现重建任务大头落地。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全力以赴打好灾后重建收尾攻坚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