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视频·新360行之卫星姿轨控工程师

作者:王群 白至洁 张天琦


【资料图】

近年来,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伴随着行业用户对于卫星技术应用快速化、灵活化、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商业卫星企业发展态势如火如荼,也吸引着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造卫星”队列。

1998年出生的吴一凡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经过七年的专业学习之后,他加入了银河航天团队,成为一名卫星姿轨控工程师。银河航天是我国的卫星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卫星制造商,公司致力于通信载荷、核心单机、卫星平台的自主研发与低成本量产,并建设新一代卫星智能制造工厂,形成卫星的低成本批产能力。

“现在,商业航天蓬勃发展,相关工作岗位不断增多,刚刚大学毕业就能在自己对口的专业领域工作,被委以重任,很幸运。”吴一凡说,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商业航天的政策支持导向愈发明确,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其中,这对很多像他一样热爱航天事业的年轻人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2015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正式出台,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中国航天一改过去单一“国家队”的发展模式,各类民营航天企业陆续诞生,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动力。

对很多人来说,吴一凡的工作岗位和内容都颇为神秘。

“天上的卫星在哪里,要做什么,都需要姿轨控来控制,姿态控制是保证卫星在天上的朝向,轨道控制则保证卫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他告诉记者,“车轮编队”卫星之间间距大概有数百米,卫星运行速度每秒七千多米,姿轨控工程师就需要用好“指挥棒”,从姿态和轨道两方面保障着整个卫星编队的安全与稳定。

商业卫星有什么用途,它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又有什么关系?

“为救援工作提供准确实时的数据,也可以提供通信支持。”吴一凡说,除了作为宽带连接和数据传输的重要工具,商业卫星目前在防灾减灾、智慧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卫星姿轨控技术也已经呈现模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未来,卫星的轨道控制、防撞预警等环节会进一步简化。

展望未来,吴一凡说,自己有幸在刚毕业就成为中国航天的一分子,接下来,自己将为卫星互联网建设、5G、6G产业的发展和消除互联网数字鸿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星辰大海中追逐自己的航天梦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