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程机械之都加快推进产业提档升级(主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洪涛 通讯员 王琳
阅读提示
工程机械之都江苏徐州瞄准现代化、高能级产业集群目标,产业、政策共同发力。在徐工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当地工程机械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脚步,以“智改数转”推动工程机械产业提档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更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脊梁。近日,在工程机械之都江苏徐州举行的国家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业集群(徐州)创新发展大会上,如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会上,徐工集团发布“领航·攀登”行动计划,提出将聚力实施“科技自立自强、梯队培育孵化、“智改数转”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扩大国际合作、服务延伸增值、人才引育集聚”七大行动,加快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跃升。
同时,记者了解到,徐州已着手梳理制约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清单,出台各类政策并配套奖补资金,引导企业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政策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力,徐州工程机械产业正加快延链补链,沿着数实结合的产业转型升级主线,全力打造现代化、高能级产业集群。
聚焦主业 补短提能
作为徐州的“一号产业”,工程机械产业是当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江苏重点打造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徐州形成了全球最完备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链,工程机械产业营收约占全国同行业营收总额的20%。
作为链主企业,徐工集团的营业收入连续3年超千亿元,集团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排名连续34年保持首位。“这十年,我们经历了连续五年行业下滑的低谷寒冬期,目前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杨东升说。
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徐工已成功跻身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一阵营。目前,徐工正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五化”转型升级为方向,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聚焦主业,补短提能”成为徐工集团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词。杨东升说,徐工将进一步深化“一体两翼”业务格局,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建设工程机械、商用汽车和现代服务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能级。
“智改数转” 提升竞争力
走进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体验厅内一块实时显示全球入网设备、工况、开工时数等内容的大屏幕引人注目。屏幕上滚动着一串串数据,点击便可清晰地看到每一台设备的情况。这便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最快8分钟就有一台挖掘机下线,奔向全国各地。在此过程中,焊接、加工、涂装、装配均实现了智能制造,生产效率翻倍。
“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扶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政策利好和发展机遇。”徐工汉云总经理张启亮告诉记者,如今“徐工造”的140多万台设备里都藏着一个“小黑匣”,也叫“汉云智能终端”,利用北斗定位系统和5G网络,将实时采集的设备位置、转速、能耗、压力等工业数据传送到徐州总部的管理人员手中,实现远程遥控、故障预警、千里维修。
当前,徐工将“智改数转”列为一号工程,引入全球领先的咨询机构和合作伙伴,正式启动实施徐工“智改数转”项目。未来,徐工将培育更多绿色工厂、智能工厂、灯塔工厂,确保在数实融合方面走在行业前列,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产业集群。
“四链”深融 集群发展
为加快做大做强做优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近年来,徐州持续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按照“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产业联盟+一个创新体系+一套要素支撑”模式,徐州构建起“四个一”支撑体系,推动政产学研金有机衔接、高效协同,以更加有力的保障助推创新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这让龙头企业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作为工程机械集群‘链主’企业,需争取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杨东升说,徐工将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带动工程机械集群提档升级,构建“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发展格局,加快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跃升。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以来,徐工集团自主研发了35立方米超大露天电铲、新一代G系列智能旋挖钻机、全球首创新能源无人矿卡等一批“三高一大”产品。在核心零部件领域,攻克了高端全自动变速箱、大扭矩减速机、整车控制器等100余项“卡脖子”关键技术。
谈及未来,杨东升表示,徐工将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攻克高精尖技术,着力解决短板弱项,早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提档升级,持续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聚焦新领域新赛道,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稳链补链强链;全面“智改数转”,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打造更多智能化产品、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加快全球布局,不断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努力提升全球品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