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地回望中守护别样浪漫(主题)

清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塔吊司机张志顺着牢固的钢梯敏捷地爬上近60米高的塔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透过驾驶室的前视窗,他看到妻子——信号工宋奉林正站在塔吊下,默默注视着他。

塔吊工被誉为建设工地上“离太阳最近的人”,常常身处“城市之巅”开展工作;信号工则是塔吊司机的另一双“眼睛”,负责指挥塔吊进行吊装作业。


(资料图片)

张志和宋奉林是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天津晨光道项目建设工地上的一对塔吊夫妻档。寒来暑往13载,这对最佳搭档,在天地回望中守护着他们的爱情。

安全是每天的必修课

系紧安全帽帽带、整理安全带……每天上岗前,夫妻俩会为对方整理着装,这已成为俩人的“岗前仪式”,安全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塔吊操作属于特种作业,需要极致的细心、专注和耐心。

作为“指挥官”,宋奉林片刻不敢松懈。每次作业时,她都昂着头,手握对讲机,嘴不停、脚不停,心里眼里只有起钩、落钩、回转、变幅……

狭小的操作室里,按照妻子的指令,张志熟练操纵手柄,准确吊起钢筋、铝板等建材,运输到各个作业面。

今年43岁的张志是河北邢台人,20年前来到天津务工,成为一名塔吊司机。每天徒手两次攀爬塔吊,四五分钟就能爬到驾驶室。

“随着工程的进度,我们的塔吊也要继续升高,这项工程最终会达到90米左右。”张志告诉记者。90米,并不是他的“顶峰”,20年间,他多次操作过130多米高的塔吊。

除了要克服恐高心理,他们还要经受酷暑“烤”验。夏季,塔吊被烤得烫手,攀爬时,张志戴上隔热手套,以防被烫伤。每次爬到驾驶室,他都汗流浃背。

“操作室里有空调,我爱人在下面指挥,工作环境与天气情况直接相关,她比我辛苦得多。”张志心疼地说。

专业是谋生立业之本

“塔吊操作一定要稳,手上的操作杆只要误差1厘米,传递到下方作业面就会扩大成几倍的空间误差,最终吊装就位点将会偏移好几米。”张志说。

塔吊控制是精细工作,而专业则是张志谋生立业之本。

吊装频次是衡量塔吊司机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指标。“眼力、手感、技术、心态,一样都不能少,操作机器时必须全神贯注。”在夫妻俩的默契配合下,他们最快一天能达到上百吊。

数年的塔吊实操经验让张志意识到,塔吊司机不能只是操作员,还要会维修。每次专业检修人员来检修塔吊,他都会在一旁跟着学,不懂的地方就追着问。检修师傅被感动了,将眼观、耳识等“绝活”倾囊传授给他。

每年公司组织大型机械设备安装质量检验和专项技术培训,张志也从未缺席。如今,他已经成为行家里手,日常检修及常见小问题,都能轻松解决。

同丈夫一样,宋奉林在工作上也是精益求精。2010年,她考取了塔吊信号指挥证,成为一名信号工。

“‘准备就绪’‘落钩’‘停止’这些口号,我每天都得重复上百遍。”宋奉林说,尤其在起吊的时候,必须检查好吊装物件捆绑是否扎实、重心是否准确。13年摸爬滚打,她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指挥的每一个流程都烂熟于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今年是我们结婚20周年,我准备给妻子一个惊喜。”张志偷偷告诉记者。

工作性质的缘故,夫妻二人总是隔空相望,只有在一天工作结束后才能见面。空闲之余,他们会将对讲机调成专属频道,聊聊家常、讲讲笑话、说说情话……

“开塔吊是一份寂寞的工作,好在老婆会在对讲机里陪我聊聊天,听到她的声音我就安心了。”张志说。

不仅如此,在一些特定节日来临的时候,张志还会给妻子制造小浪漫。“去年5月20日那天,他用砖头在地上摆了个‘520’的造型;今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他又亲手做了一束插花送给我。”宋奉林面带羞涩地说。

“别人指挥,我不放心。”整个采访过程中,宋奉林始终重复着这句话,也饱含了她对丈夫的爱。就是在这种相互奔赴中,二人携手走过20年。

“看,这就是爸爸妈妈建造的大楼!”每当放暑假的时候,夫妻俩会将两个女儿接到天津,带孩子参观自己参建过的工程。

看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感受着天津日新月异的变化,张志和宋奉林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这一切都离不开像他们一样在高空作业的塔吊工们。这一幢幢高楼也见证了属于他们夫妻的别样浪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