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拼出产业工人出彩人生(主题)


(相关资料图)

山西鹏飞集团焦化厂副厂长李小栋初中毕业后便入厂当了工人,从基层岗位一路干到了管理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得职业教育的‘台子’更宽了,也为广大产业工人成长出彩提供了更多机会。”李小栋说,自己受益于企业实施的“鲲鹏计划”,才有了在鹏飞产业学院带薪学习的机会。这也让他的人生更加多彩。

据了解,山西鹏飞集团与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合作创办鹏飞产业学院,为全日制专科,学制3年,招生对象为该集团具有高中及同等学力的员工,通过高考招生网报名,单招入学,享受学院在校生同等待遇。目前,该学院已有4届学生,共计273名。其中,已有155人顺利毕业,取得全日制专科文凭。

李小栋的机遇,正是山西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相融共生、同频共振的真实写照。近日,山西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地图紧密对接,将重点打造300个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群)、200个高水平实训基地,着力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与此同时,山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

在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与华阳集团共建的煤矿实景教学培训基地,让人感到震撼:占地4300平方米的高仿真模拟矿井,设备都是当前井下主流采掘设备,共有98台(套),总价1900万元,加上华阳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解,让实训学生很容易就进入“煤矿工人”的角色。

“把教室搬进工厂里,把学科专业建在产业上。”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长青表示,产学结合、亦工亦学的教学方式大大增强了学院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无缝对接。

整合3所学院办学资源组建的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是山西省第一所省属公办职业本科大学。学校党委书记张主社表示,建校两年多来,学校积极探索以“现场工程师”为目标的育人模式,校企共建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校外真实场景的“学习工厂”,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生产问题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2010年以来,山西易通环能科技集团与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投资建设了“厂中校”,先后承担了一万多名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还作为省域的中小型企业入选了首批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企业。

“我们是产教融合的探索者、受益者,通过与多所院校长期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实验室、中试车间等教学研发平台,联合完成了四大项新产品研发并全面投产。”该集团董事长赵保明介绍说,他们首创的“职业场景体验、职业情怀塑造、职业兴趣培养、职业方向选择、培养能工巧匠、体现人生价值”六步职业教育教学实验正在深入实践中。

如何破解县域产业的“人才瓶颈”?前不久,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与平顺县政府开展校地合作,共建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上党中药材产业学院。作为省级中药材重点专业镇,平顺县借助校地合作,通过共建中药材专家团队和中药材发展智库、技术人员培训基地等,促进职业教育的“专业群”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群”无缝对接。

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加长产业工人成才之路?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东表示,今年,山西要新增50个产业急需的新兴重点专业。下一步,将围绕产业布局,以校中院、企中院、园中院等方式,再建一批服务区域经济和重点产业的省级职业学校特色产业学院,创建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的示范学校,在改革办学模式、构建产业联动发展机制等方面,不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案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