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社评】
【资料图】
此类小众产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它们往往还蕴藏着对小部分人群的特殊关怀与关爱。这些小众人群可能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甚至我们自己。满足小众人群特殊需求,是现代文明社会应有的温度。在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供需的基础上,还需职能部门、相关行业和企业、慈善机构等携手努力。
据4月20日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对于刚需人群而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能提供人体所需营养,加快人体机能恢复,堪称“续命粮”。记者调查发现,此类食品在医院里买不到,线下药店可选的太少,电商平台假货多,给需要特医食品的消费者造成诸多困扰。
特医食品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其需求群体包括蛋白过敏的婴幼儿,有肠胃功能问题的老年人,罕见病、肿瘤、处于手术恢复期患者等。这类人群相对小众,但在我国庞大人口基数背景下,也是有着相当的规模。
几年前,假冒伪劣特医奶粉导致“大头娃娃”事件令人记忆犹新,去年媒体聚焦甲基丙二酸血症罕见病患儿群体所需的特医食品难以买到等,让公众认识了特医食品的特殊意义。对特定人群来说,特医食品承担着营养支持的功能,供应跟不上就意味着健康面临危机。以肿瘤疾病为例,据国家癌症中心调查,我国每年新诊断患病人群超400万人,患者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7%,20%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是营养不良而非肿瘤本身。《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期刊显示,我国至少有70%的特医食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为加速特医食品行业发展,有关方面于2016年出台实施、2021年修订《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2017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成立了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特医食品行业的监管和发展步入快车道,产业发展环境趋势向好。
只有让特医食品产业稳健发展、市场上的选项更多元,才能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而现实中,特医食品的可及性、安全性等仍存在一定障碍。比如,供需失衡;产业标准有待明确和完善;产品集中度较高且同质化严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研发投入意愿有待提高;“像药品一样管理,却无法像药品一样进入医保目录”等。
究其原因,一者,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规定,特医食品实行注册制,部分特医食品还需要开展临床试验。而注册和投入产出的周期较长,且生产企业要按规定提交配方、工艺、说明书和证明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等材料,同时一些标准尚未建立完善,让生产企业困在“一边严要求、一边无标准、一边高成本”的狭小空间。
二者,企业要在刚需群体的数量、需求与研发生产的投入之间算账,往往导致某些特医食品的市场供应短缺。有些罕见病对应的特医食品需求量少,难以形成规模市场,企业生产意愿不强。
显然,相关方面需要在政策的引导和落实方面花功夫下力气,包括借鉴一些地方的好经验,吸纳一些好建议。比如,江苏省曾出台地方性法规,将特医食品纳入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进行规范管理,明确其经营许可准入和禁止原则。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对特医食品建立健全从原料、生产、产品到检验各个环节的法规、规范、标准和要求,规范产品上市,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提升产业竞争力,夯实特医食品的行业基础。
除了特医食品,诸如医疗辅助器械、罕见病药品、残障人士用品等小众产品,也面临类似问题。某种程度上,此类小众产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它们往往还蕴藏着对小部分人群的特殊关怀与关爱。
这些小众人群可能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甚至我们自己。满足小众人群特殊需求,是现代文明社会应有的温度。在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供需的基础上,还需职能部门、相关行业和企业、慈善机构等携手努力,让特殊人群的生活之路少些崎岖和麻烦,多些平坦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