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工人日报社评】
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从沉睡中醒来,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期待更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穿越岁月的长廊,走进今天百姓的视野,定格为新时代的文化风景。
今年4月18日是第40个“国际古迹遗址日”。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文物局当日在湖北武汉举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建成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8年至2022年,全国各地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累计接待游客1.46亿人次。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古迹遗址或是人迹罕至的考古工地,或是电视里、书本上“高大上”的存在。设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以公园的形式将古迹遗址保护起来,并将其融入现代城市建设。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众可以通过观摩考古现场、欣赏出土文物、选购文创产品、体验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学习历史知识,了解遗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信息,理解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探寻人类社会的过往与将来。可以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古迹遗址及其背景环境赋予了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巧妙地搭建起一座连接公众与文化遗产的桥梁。
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名录中,既有圆明园、秦始皇陵、三星堆等公众耳熟能详的旅游胜地,也有不少普通人家附近低调的宝藏古迹;既有新近发掘的考古成果,也有多年前发现的历史遗存。那些印刻在断瓦残垣里的人与事,那些埋藏在地下的沧海桑田与昔时日常,往往是先前不为很多人所知晓。考古遗址公园的建立,正是力图擦亮古迹遗址这面窥见历史文化的镜子,让这份人类记忆更加清晰起来。它让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多了几许仪式感,让公众在对历史的回望、了解和敬畏中,收获更多的族群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是“变革中的文化遗产”,旨在探讨时代变革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命题,以及如何为考古遗址注入新活力和新动能。值得欣喜的是,如今包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内的古迹遗址保护传承工作,已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空间上的保护和通识类的宏大叙事,各方正努力通过诸多途径,让考古成果更好地实现创新转化,让古迹遗址更加自然地融入现代生活——从用虚拟现实手段建模复原遗址来实现昔日的场景重现,到开发研学课程让参观者体验模拟考古发掘、文物修复;从在遗址公园内开展文物展、文创展、非遗产品项目展等活动,到推出原创古风歌曲、情景古乐剧等文艺作品以吸引公众前来欣赏、打卡,多地接连涌现出古迹遗址保护实践的生动样本,让公众不仅能够“一眼千年”,更能一见倾心。
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热捧,考古热、文博热蔚然成风。接连出土震撼文物令三星堆考古持续火爆;《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节目屡屡走红;《唐宫盛宴》《只此青绿》等舞蹈圈粉无数;“十大考古新发现”举世瞩目;文博IP层出不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令越来越多的人着迷、沉醉,这与相关领域内容形式的创新分不开,也体现了国人在生活水平提升后,产生了触摸传统文脉、感知历史底蕴、探寻文化基因等精神追求。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眼下,各地正在不断实践探索,通过多种途径活化历史文化遗产,让百姓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西安火车站站房与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丹凤门城楼遥相呼应,有乘客调侃“出站如同上朝”;市民和游客沿北京中轴线拍照打卡、结伴骑行;作为长江流域首个史前稻作遗存发现地,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公园成为游客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的宝地……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从沉睡中醒来,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期待更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穿越岁月的长廊,走进今天百姓的视野,定格为新时代的文化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