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份13元的奶茶,打包费竟要4元,而且送来后奶茶外面就只有一个塑料袋。”近日,一则有关消费者遭遇“包装刺客”的新闻,再次把饱受诟病的“外卖打包费”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
通常,商家基于外卖成本考量,会收取一定的外卖打包费。如果在合理范围内,公众当然能够理解和接受。但是,有些商家以打包费为名变相涨价,甚至对于不需要额外包装的商品仍设置收取打包费的“必选项”。这种罔顾消费自愿原则的“捆绑式消费”,不仅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也扰乱了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
面对各种指责,商家却表示很委屈。有媒体调查发现,近年外卖平台抽成比例有抬高之势,加之店铺低价竞争,商家无奈只能在打包费上做文章以平衡营收。商家确有难处,但是这场平台与商家之间的博弈,凭什么由消费者来“买单”?
诚然,打包费看似不多,但商家能不能收、收多少合适?这些问题不能含糊。无论如何,消费者的每一分钱都不能花得不明不白,商家的如意算盘更不能逾越法律红线。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商家遵守市场规则,也需要平台完善相关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更需要相关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加强监督。实现商品从定价、打包、送达等全流程收费“透明化”管理,让消费者在每一次消费中都感受到公平与尊重。